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昨日青青今在否> 第一章 良辰美景,雨落谁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章 良辰美景,雨落谁家(1 / 2)

初秋的西子湖畔,连绵的细雨中仍然保留着夏日的温度与生机,嫩绿的柳条如少女的秀发般柔顺稠密,随着南国特有的温热而又湿润的风,轻柔地拍打着游人们的面庞。

离西湖不远处,最后一群南徙的燕子正在忙碌着,没有留恋西湖秀美的湖光山色,翩翩南飞。但是当它们经过一处木屋之时,所有燕子好像都已经忘记了将要到来的寒冷的可怕,毅然停下了南迁的步伐,环绕着木屋欣欣然地飞舞着,口中不甚清晰的呢喃似乎也在表达着他们此时高兴的心情。

似乎是感受到了门外的喧嚣,从屋中缓缓走出一位中年妇人,莲步轻移,行不动尘,被一群燕子环绕并怡然自得着。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不远处走来了一位青年书生,含笑看着刚刚被他惊走的燕子,对面前美丽不可方物的中年妇人说到:“怪不得俞师姐选择西湖隐居,的确不负潋滟之名。”

俞潋滟看着走来的青年书生,淡淡一笑,仿佛遮掩了九天的华彩,万物失色,“大师兄又让你来了?”

书生一听到俞潋滟提及‘大师兄’,神情顿时严肃认真起来,恭敬的说道:“吕阆奉掌门师兄之命,恭请俞师姐回剑山。”然后轻轻的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俞师姐,年年如此,你又何必多次一问?”

“大师兄近来可好?”俞潋滟并没有回应吕阆的邀请,更没有回答他的疑问,仍然自顾自的问道。

“掌门师兄一切安好,只是日夜想念诸位师弟师妹们,无时无刻不盼望着你们六人可以再次团聚剑山。”

“团聚剑山?那不过是个梦罢了。从小我和大师兄一起在剑山长大,情同兄妹。沈师兄虽然入门比我晚,但是带艺从师,年长我几岁,虽然以天下武林为己任,为人正直仁义,被我们所有人所共仰,然而毕竟相处日短,他在剑山的那几年又一直沉浸在学习剑术之中,我们和他之间的关系,多几分敬仰,少几分亲切。龙师弟和柳师妹,就更不必说了,自从那件事情之后,所有的情谊都已经转化为仇恨,我只盼来日真有相见之期的话,不至于拔剑相向。而林师弟,”说道这,俞潋滟抬头又看了看结伴南飞的燕群,脸上淡淡的笑容慢慢转化为缕缕悲伤,交织在似水的容颜上,让人望之生怜。“他从小性格阴桀乖张,我们学剑初期时候的剑术基本都是大师兄所传,而大师兄唯一教不了的人,便是他了。”

吕阆看着眼前悲伤的师姐,貌似是已经习惯了师姐如此的表现,仍然平静的说道:“掌门师兄每次提及林啸师兄的时候,也是如师姐这般伤心莫名,他总是说这些师弟师妹中他最为想念的就是俞师姐和林啸师兄了。”

“呵呵,还记得你小时候他经常欺负你,每次把你捉弄得嚎啕大哭的时候,他总是很开心。看着他如此开心我也不好阻止,况且他也是没有任何恶意的。不过再怎么说你也是师傅的儿子,总是如此怕师傅的颜面上过不去,我也尝试阻止,不过他只说了一句话,我就再也没有这种打算了。”俞潋滟看着面前俊朗的青年,难以想象他就是那时候哭鼻子的小男孩,心中的悲伤也稍微平复了些,不禁笑问道:“你不想知道他对我说了什么?”

吕阆听着俞潋滟的讲述,面色微红,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吕阆愚钝,不解林师兄妙意。”

“他对我说:‘男孩小时候就应该多哭点,哭多了,这样长大就不会再哭了,自己就可以学会坚强。’所以你可真不能怨恨他,他的确是一番好意。”

“吕阆不敢。吕阆只求俞师姐和林师兄可重回剑山,以告大师兄想念之苦。”

“沈师兄现在仍然每年回一次剑山么?”俞潋滟仍然不为吕阆所动,继续问着。

“每年清明都会过来为家父扫墓,至今未断。”说这话的时候,吕阆脸上也有着一丝丝不易为外人察觉的苦涩与悲伤。可是这又怎能逃过俞潋滟的慧眼,她看着眼前强忍悲伤的青年书生,满怀怜惜的说道:“师傅对我恩重如山,情同生父,终我俞潋滟一生也再难报答师傅老人家的恩情。当年我们师兄弟六人,师傅对大师兄和我最为照顾关爱,而对带艺从师的沈师兄却并不是太好,而如今大师兄继承师傅衣钵执掌剑山,年年为师傅扫墓祭奠的是沈师兄,我却没能为师傅尽一点孝道,的确是愧对他老人家。”

说道这,俞潋滟转身面朝北方的剑山,凝视半晌,然后不知是对身后的吕阆说还是自言自语的道:“明年春天,燕子北回之时,我俞潋滟重回剑山。”

乍闻此言,吕阆惊诧不已,呆立半晌方才回过神来,赶紧说道:“到时吕阆在剑山扫榻相迎,恭候俞师姐!”

俞潋滟慢慢转过身来,看着眼前激动不已的吕阆,缓缓说道:“我是剑山的罪人,不必相迎。潋滟但求一木屋、一陋榻,足矣。”

吕阆刚想说些什么,但是俞潋滟却继续说道:“今夜有雨。”

吕阆懵然,不知师姐为何突然说了这么一句,思索一阵说道:“江湖怎能无雨,况且这江南小雨并不妨碍我行路的。”

俞潋滟再次默然,吕阆久立等候看师姐没什么吩咐了,刚想向师姐告辞,却听俞潋滟淡淡地说道:“这次回去你该路过南京。”

吕阆再次不明所以,心想眼前这位师姐的心思真不是一般人可以捉摸,便说道:“恩,确实路过南京。”

“到南京找沈师兄,告诉他,龙师弟回来了。”

“什么?”虽然外面的夜色才刚刚降临,行人们也才察觉到小雨,但是俞潋滟这一句话,宛如在吕阆心中打了一道晴天霹雳,引发了暴风骤雨。

而在南京的秦淮河畔,同样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站立雨中的林啸,同样凝视着剑山的方向,久久不能平息心中的激荡,知道雨势渐大,他才收回不知道漫游了多远的眼神,抬头看着略微有些阴霾的天空,说道:“如此良辰美景,不知雨落谁家?”

南京是自古繁华地,整个江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而对于所有的江湖侠客们,在他们的世界中,南京同样是个极其重要的地方,不仅仅因为秦淮的河水曾经记录了他们无数的欢声与泪水,更因为他们心中共同的神、当今武林共主——沈天行,就居住在南京。

少林,武当,天山,神刀,仙剑以及剑山等六大门派在南京都设有驿站,用来及时传递各种消息和来自南京沈宅的命令。今夜的南京繁华依旧,车水马龙的掩映下是一颗颗悸动浮躁的心,同样的江南细雨,却要比西子湖畔的多上几分脂粉气和权势味,而南京沈宅的雨,却又少了几分浮华与奢靡,多了几分凝重与庄严。

“老爷,门外又有人求见。”沈宅的老管家对正在桌前聚精读书的沈天行恭敬的说道。

“我不是说了么,再有天山派的和为天山派说情的人一概都不见么。”沈天行略有些厌烦地说到。

“这人貌似不是为了天山派的事情来的。”老管家解释道。

“哦?那他说没说是所为何来的?”

“老奴再三询问,他仍然没有说,只是说把这个交给老爷,老爷自然会见他。”老管家说完把一块似石非玉,大概有巴掌大小的印玺交给了沈天行。

沈天行也略有些好奇地接过印玺,方石之上雕刻的是一把古朴长剑,斑驳的剑身之上写满了大大小小不知什么含义的古字。沈天行看到这把古剑不禁笑了起来,道:“呵呵,这个吕阆啊,从小就尽爱弄这些玄虚,没想到长大了还是如此。”一边笑着说着,一边匆忙起身站起,往门外急急走去。

哪知刚刚走到门外就看到一袭青衣,书生打扮的吕阆已经走了进来。老管家惊讶道:“你怎么自己进来了?”

吕阆却不以为意,对老管家说道:“就这么一道墙还是挡不住我吕阆的。”说完转身面对沈天行,恭敬地深施一礼,“吕阆见过沈师兄!”

“哈哈,去年我回剑山的时候正赶上你外出历练,算起来咱们师兄弟俩也有些日子没见了,还真是有些想念。”沈天行拍拍吕阆的肩头,和蔼仁慈的看着他。

“沈师兄事务繁忙,吕阆却是江湖一闲散之人,终日只知吟风弄月,不敢冒然来打扰师兄大事。”

“你我二人还需要说这些俗世的借口么?”沈天行转身走回桌子前坐下,继续说道:“我沈天行一身武艺剑术是你父亲一手亲传,他老人家对我可谓恩重如山;而恩师去世的早,你是大师兄和我一手抚养长大的,可谓亦师兄弟亦叔侄,不论从哪层关系情意而论,你都应该把我当做亲人来看的,如此见外实是不对。”

吕阆听完这段话,不禁再次被这位天下武林共主、剑山二师兄的仁义感动,又对沈天行深施一礼,恭敬地说道:“多谢沈师兄厚爱,吕阆明白。”

“你天生聪慧,有些事情不需要我们教你,更没有师傅年轻时候的冲动和年老时的顽固,的确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过你天生不喜武功剑道,偏偏对那些风月诗词又喜爱又有极高天赋,我真不知道是该鼓励你还是该骂你啊!”

“诗词与剑术一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没人能够否认美文佳句的价值,更没有几个人能麻木到不被这种文学魅力所打动,就像师兄师姐们在面对无上剑术之时的喜悦和都有着追求武学最高境界的执着一样,我也有着我的喜悦和执着。”

“我能明白的,你柳师姐也是和你样,喜文厌武,就是那时你还太小,要不然我估计你俩应该有很多可以一起交流的。”沈天行貌似回忆起一些什么,起身西向,怅然若失。“对了,你还没说你来找我又什么事情么?该不会你也是为了天山的事情来跟我求情的把?”

吕阆淡淡地笑了笑,平静地说道:“剑山祖训,只求剑道无极致,不管江湖纷争事。”

沈天行看着身前已经长成一表人材的恩师之子,感觉没有辜负恩师临终所托,满是欣慰地说道:“你能记住很好,剑山三百年,只有我这么一个入世之人,剩下的所有门人弟子终其一生都不问江湖事,独自浸淫剑道,师傅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而一直不喜欢我。”

吕阆听到沈天行提及父亲,不禁也有些伤感,赶紧避开这个话题,说道:“这次来找沈师兄却是有些要紧事的。”

“哦?大师兄让你来找我的?是大师兄还是剑山出了什么事情?”沈天行有些焦急地问道。

“是俞师姐让我来给师兄带一句话。”

“哦?潋滟?她说了什么话?”沈天行貌似又陷入了回忆之中。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