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锦瑟雪弦》> 04群美戏金龙 北周的五位末代皇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4群美戏金龙 北周的五位末代皇后(2 / 2)

面对危如累卵的形势,杨坚的心中老是忐忑不安。这时只好求助于宇文赟面前的大红人内史上大夫郑译,有一次在皇宫的小巷内碰到郑译,就悄悄地对他说:“我早就想出朝镇守一方,你是很清楚的,我推心置腹的说出心愿,希望你能够为我留心这样的机会。”郑译少年时与杨坚同学,而且家族和杨坚、杨素都有姻亲关系,自然对杨坚伸出了援助之手。郑译回复杨坚说:“隋公您德高望重,天下归心。我也奢望前程远大,对您托付的事岂敢遗忘!我很快就向皇帝启奏。”

按理说,身边美女如云的宇文赟应该知足了,可事实上,宇文赟在美色方面还是贪得无厌,得陇望蜀。公元580年2月,西阳公宇文温的妻子尉迟炽繁以同姓公爵之妻的身份入宫朝见,她的容貌美艳,此时仅14岁。趁这个大好时机,认为家花没有野花香的宇文赟让尉迟炽繁饮酒,威逼着将她**。宇文温,是杞国公宇文亮的儿子。宇文亮是宇文赟的从祖堂兄。宇文亮得知儿媳妇被奸污后,心中非常恐惧。

其实,按正常人的逻辑,此时的宇文亮只要忍痛割爱、将尉迟炽繁这位14岁的小姑娘奉献给北周宣帝宇文赟不就可以消灾免祸、转祸为福了吗?他的恐惧来自何处呢?

这就涉及到他们上一辈的恩怨情仇了,宇文亮是陇右大都督、秦州刺史宇文导的次子。宇文导是宇文泰的侄子,是权臣宇文护的亲哥哥。当年,贺拔岳被高欢指使的侯莫陈悦暗算后,宇文泰被众将推为首领,此时宇文泰的诸子都很年幼,宇文泰尤为倚重两个侄子——宇文导、宇文护,以及三个外甥——贺兰祥、尉迟迥、尉迟纲。宇文泰将这五个人视为心腹,着力培养。宇文导更受宇文泰的信任,但他比宇文泰早去世两年,宇文泰只好把托孤重任交给宇文护,宇文护当权期间,宇文亮很受重用,被委任为大将军、秦州总管。等到宇文护和他的三个儿子被杀后,宇文亮心中不安,只好纵情饮酒。不过,北周武帝宇文邕和后来的康熙皇帝一样,对内部叛乱的处理虽然严厉但又极力避免扩大化,除了下诏责备宇文亮一次外,不但没有惩处他,而且对他继续重用。宇文亮因为在平定并州、邺城的战争中立下军功,被宇文邕提拔为上柱国、大司徒。北周宣帝宇文赟继位后委任宇文亮为安州总管。公元579年9月,被宇文赟调任为行军总管的杞国公宇文亮和行军元帅郧国公韦孝宽、郕国公梁士彦等人进攻陈国的淮南地区。公元579年11月,宇文亮统兵从安陆出发攻克了陈国的黄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

原本一直担心受到宇文护事件牵连的宇文亮经过此番羞辱后,唯恐贪图美色的宇文赟哪天翻出旧账,让他遭受宇文护那样的惨剧。于是,宇文亮攻破长江边百姓的村庄,抢掠那里的人口,赏赐给士卒,以此笼络军心。

公元580年3月,宇文亮的部队回师到豫州,宇文亮秘密的对长史杜士峻说:“皇上更加荒淫纵欲,国家将会危亡。我既然忝为宗室,不忍心袖手旁观国家灭亡。现在如果偷袭郧国公而吞并他的军队,推举各位叔伯父为君主,大张旗鼓地前进,有谁敢不听从。”于是在夜晚率领几百名骑兵偷袭韦孝宽的大营。

身为名将的韦孝宽最拿手的就是使用间谍。宇文亮封国的属官茹宽得知了这个阴谋,事先迅速报告了韦孝宽,韦孝宽早已作好了防备。宇文亮失败,逃走。韦孝宽追上杀死了他。宇文亮的儿子宇文温也受此牵连被杀。宇文赟立即把宇文温的妻子尉迟炽繁召入后宫,册封为长贵妃。宇文赟下诏任命宇文亮的弟弟宇文椿为杞公。

尉迟炽繁入宫后,宇文赟动了册立五位皇后的念头。他就此事征询小宗伯狄道人辛彦之的意见。博涉经史的辛彦之回答说:“皇后与天子同样尊贵,不应该有五位。”太常博士西城人何妥说:“古时候帝喾有四个妃子,虞舜有两个妃子。可见前代在皇后的数目上,并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定。”宇文赟听了何妥的话非常高兴,就罢免了辛彦之的官。将迎合上意的何妥封为襄城县男爵。

这个月,宇文赟下诏说:“端正内宫的关键,推行教化的根基,和睦夫妇的法度,历代大多有不同的典制。轩辕、帝喾承继先业,后妃都有四个;虞舜接受天命,娶的妻子也有三个。礼仪不相互因袭,随着时间而改变。朕继承帝位,弘扬美好的称号,从我开始加以改变,超越古人。听说天元最为尊贵,为五帝所仰慕崇敬;帝王登上尊位,各位皇后才能与他匹配。况且皇后与君王的品德相等齐,地数有五个,既然已有这样多的常典,就应采用这样的礼仪。除四位大皇后外,可以再增设天中大皇后一人。天中大皇后主管祭品,美好的声誉一天天升起,开始建立美好的名号,应当接受崇高的册封。”于是封陈月仪为天中大皇后,把她本应册封的天左大皇后的名号赐给了尉迟炽繁。

尉迟炽繁之所以能取代陈月仪的名位,不仅因为她长得很漂亮,更缘于她显赫的家世背景——她是蜀国公尉迟迥的孙女。可笑的是,杀人夺妻的宇文赟竟然在诏书中嘱咐她恪守妇道!

宇文赟在诏书中如此写道:“你的家族积善,你的仪表柔顺贤惠,品德美好隆厚,朕确实很赞美。因此用这样宏大的盛典,来弘扬如此隆重的典章。你要慎重恪守妇道,恭敬地对待天命,永远承奉盛美的事业,能不谨慎吗。”

宇文赟用玉路、金路、象路、革路、木路这五种帝王用车装载妇女,自己带领左右随从步行跟从。他还喜欢倒挂活鸡于车上,或者向车上投掷瓦片,看着那些乘车的妇女吓得哭号并以此取乐。

公元580年5月,北周宣帝宇文赟将要派遣郑译南征——和他父亲宇文邕当初派遣王轨平定吴明彻的北伐一样,郑译请求安排一个元帅。宇文赟问:“你认为谁比较合适?”郑译回答说:“想要平定江东,除了贵戚重臣,无法镇抚。可以让隋公去,并担任寿阳总管来监督军中事务。”宇文赟听从了他——相术大师来和的预言犹在耳边。5月5日,宇文赟下诏命令杨坚做扬州总管,让郑译调遣军队和杨坚一起在寿阳会师,讨伐陈国。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起影响极为深远的历史谜案。

原本日夜盼望外出为藩的杨坚得到这个绝佳任命后,竟然“暴有足疾”,没有立即出发。5月10日夜,宇文赟乘坐车驾,临幸天兴宫。11日,宇文赟因病返回,病危时,他召见刘昉、颜之仪到卧室,想向他们托付后事,但因病发音困难,不能说话。很快,宇文赟驾崩了,宫中对外秘而不宣。

早和杨坚勾结在一起的御正下大夫刘昉与郑译赶紧召杨坚入宫受顾命之托,他们一致推选杨坚担任首辅大臣。虚伪的杨坚大概是为了在后世留下美名,这时竟然耍起了小花招——坚决辞让,说不敢当此重任。奸诈的刘昉一眼就看穿了他的鬼把戏,刘昉说:“您若是可以做,就立即答应;如果不想做,刘昉自己就做了。”杨坚这才收起虚伪的面具,听从了他的建议。

于是,他们伪造遗诏:以杨坚为丞相,辅助少主,文武百官都受杨坚的指挥节制,让杨坚总管朝野内外的军队。

国难见忠臣,到了此时,真正忠于北周宣帝宇文赟的只有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了——官职比刘昉高一级,看来宇文赟还是有一定的眼光。颜之仪知道遗诏上写的不是宇文赟的旨意,拒绝服从。刘昉等人草诏而署名之后,逼迫颜之仪接着署名。颜之仪厉声对刘昉等人说:“主上去世,继嗣之子年幼,朝廷大权应该由才能杰出的族人掌握。现在皇亲之中,赵王年龄最大,以亲以德来说,都应该寄以重任。你们诸位备受朝廷恩惠,应当考虑怎样才能尽忠报国才是,怎么能够把天下的权柄授予他姓之人呢!我颜之仪有死而已,绝不能欺骗先帝的在天之灵。”

刘昉等人知道他不会屈服,于是替颜之仪签上了名字,然后颁行下去。北周负责保卫京师和皇宫的各个部队既然都接到了上述的诏命,于是全都接受杨坚的指挥。

颜之仪同宦官谋划,召大将军宇文仲辅政。宇文仲已经到了皇帝座前,郑译知道了,立即率开府杨惠以及刘昉、皇甫绩、柳裘一起入宫。宇文仲与颜之仪看见他们,惊慌失措,寻机出去,杨坚逮捕了他们。于是修改诏书再任郑译为内史上大夫。

对五位美女皇后,杨坚采取的措施如下:尊杨丽华为皇太后,朱满月为帝太后。另外令陈月仪、元乐尚、尉迟炽繁这三位皇后出家为尼姑,这三人分别改名为华光、华胜、华首。

此时,杨坚在政治上有刘昉、郑译和大女儿杨丽华的协助,在军队中又有韦孝宽、杨素、宇文忻等名将的支持。他躲过了赵王宇文招的鸿门宴,防住了南陈将领陈纪、周罗睺的进攻,平定了相州总管尉迟迥、郧州总管司马消难(此人的女儿司马令姬为北周静帝的皇后)、益州总管王谦、广陵人杜乔生等人发动的暴乱,最后终于篡位成功。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在这些叛乱中,打着匡扶北周的旗号,给杨坚造成巨大威胁的,竟然是孙女被宇文赟强暴的尉迟迥。更神奇的还在后头,公元580年8月,当尉迟迥被韦孝宽、杨素击败,自杀身亡后,此前一直坚守一夫一妻原则的杨坚竟然在仁寿宫偷着宠幸了尉迟迥的孙女。生性妒忌的独孤伽罗趁杨坚上朝时,偷偷的杀害了这位美貌的姑娘,把杨坚气得离家出走。

据记载,尉迟迥年轻时仪容俊美。他还娶了西魏文帝元宝炬的女儿金明公主。看来,他把优秀的基因遗传给了后人。

至于被杨坚宠幸的尉迟迥的孙女是不是尉迟炽繁,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小。在北周宣帝宇文赟的五位皇后中,尉迟炽繁是最短命的,死时年仅30岁的她只活到了公元595年,这时正值隋开皇十五年,仁寿宫刚刚建成,隋文帝杨坚正是在此年第一次驾临仁寿宫。

至于杨坚突然爆发的足疾和北周宣帝宇文赟的死是否相关、宇文赟在天兴宫临幸的是不是尉迟炽繁、尉迟炽繁有没有和杨坚联手除掉宇文赟这个杀夫仇人……由于史料匮乏,全都成了不解之谜。

历史上的杨坚是个非常感恩却又极为警惕的人,他当上皇帝后,刘昉、宇文忻、梁士彦都受到猜忌,接着全都被杀。郑译也被疏远,遭到贬官,不过因为他在危难时刻救助过杨坚,所以依然官为刺史。按正常的逻辑,为了自身安全,杨坚是不可能亲幸一位与他仇深似海的女性的——尉迟迥和他的儿子们全都被杀,只有尉迟迥的弟弟尉迟勤因为早有诚心归附杨坚的举动才得以免死,不过杨坚保留了尉迟迥的年幼的孙辈。所以,这位尉迟迥的孙女很可能与杨坚早有私交。

危急时刻,身为北周最后一位皇太后的杨丽华在自身家族和丈夫家族之间,做出了怎样的抉择呢?《周书》中记载如下:

杨皇后开始虽然没有参与此事,但因为继位的君主年幼,担心大权落入其它家族,对自己不利,得知刘昉、郑译等人已经传达了这个诏令(杨坚成为首辅大臣),心中十分高兴。后来了解到她的父亲有异心,心中很不满,在言辞神态中表现出来。到了隋接受禅让取代周后,更加愤恨。隋文帝虽不能责备,但心中对她很愧恨。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封杨皇后为乐平公主。后来又商量将她改嫁,杨皇后坚决不答应,于是才没有这样做。

依照上述记载,杨丽华的心倾向于丈夫这边,只不过迫于形势,对父亲的篡位行动无可奈何。不过,仔细查阅历史典籍之后,才发现真相远非如此。《隋书》和《资治通鉴》中都记载了乐平公主为女婿李敏求官一事。

李敏将要侍奉隋文帝饮宴,杨丽华对李敏说:“我把天下都给了皇上,只有一个女婿,我当为你求柱国之职。皇上如授你当别的官,你千万别致谢应承。”等到进见杨坚时,杨坚亲自弹琵琶,让李敏歌舞。

不久,杨坚十分高兴,对乐平公主说:“李敏现任何官?”乐平公主回答说:“他只不过是一个白丁罢了。”杨坚对李敏说:“现在授你仪同之职。”李敏不应承。杨坚说:“不满你的意吗?现在授你开府。”李敏又不应承致谢。杨坚说:“公主对我有大功,我又何必对其女婿吝惜官职呢!现在授你柱国之职!”李敏这才舞蹈拜谢。杨坚于是就在龙座上写诏书授李敏柱国,以本官身份在皇宫值班。后因避讳,改封经城县公,食邑一千户。

杨丽华父女的表现说明,在杨坚篡位之初,杨丽华是完全倒在父亲这边的,而且为杨坚提供了重要帮助,而不是《周书》中描述的不知情、不作为。

大业五年(公元609年),杨丽华跟随隋炀帝杨广前往张掖,死在黄河西,终年四十九岁(蒙曼老师在《蒙曼说隋-隋炀帝杨广》一书中写的是大业四年,本书采用了《周书》中的记载)。隋炀帝回到长安后,下令有关官员置办礼仪,将杨丽华与北周宣帝宇文赟合葬在定陵。后世篡夺李唐江山、出轨无数次的武则天在死后也和唐高宗李治合葬在乾陵。真不知这两人如何在地下面对她们的丈夫!

不过,干坏事的人往往不会有善终,杨丽华虽然没遭到报应,但她的后人没有好结局:公元582年,杨坚篡位成功后,宫内经常出现妖妄怪异的现象,加上通直散骑常侍庾季才上奏说:“天象表明有迁都的预兆,此地水质变咸,不再适合饮用。希望陛下上应天意,下顺民心,制定出迁都的计划。”

杨坚立即听从了庾季才的建议,于是迁都到大兴城。其实,这里面还有个不能公开的秘密。只有杨坚的近亲才了解真相——杨坚做了一个怪异的梦,他梦见洪水淹没了都城,心里非常厌恶。

到了公元615年2月,隋朝的国内已经是百姓逃亡、盗贼繁多的亡国景象,隋炀帝的帝位岌岌可危。杨广讨伐辽东时,有个叫安伽陁的方士,自称通晓图谶,对皇上说:“应该有个姓李的当天子。”劝皇上杀尽天下姓李的。

身为烈士之后的李敏,小名洪儿。他的父亲是担任过徐州总管、有上柱国名位的李崇,李崇的叔父就是太师、并州总管李穆。由于李穆功勋卓著,他的子孙中,即便尚在襁褓的,也都拜为仪同,他一家中执象笏的有一百多人。杨广怀疑李敏的小名正好应验了谶语,曾当面告诉李敏这件事,希望李敏能自杀。李敏大为恐惧,他几次与族人李浑及李善衡避开他人私下交谈。

此前,杨广的亲信宇文述和李穆的儿子李浑有仇怨:

李筠是李穆的嫡孙,继承了李穆的爵位,食邑一万二千户!身为李穆第十子的李浑认为李筠吝啬,偷偷地派遣他兄长的儿子李善衡杀害了他。当初,李筠与叔伯弟弟李瞿昙有矛盾,当时李浑有权力,于是证明是李瞿昙杀了李筠,李瞿昙因此成了替死鬼,而李善衡却得以免死。

李筠被暗杀后,隋高祖杨坚与人商议为李穆立嗣,李浑想继承李穆的爵位,对他妻子的哥哥、太子左卫率宇文述说:“我如果得到袭封,当以赋税的一半奉送于你。”宇文述想得此利益,就入宫对身为皇太子的杨广说:“立嗣,要么立长,要么立贤。现在申明公无嗣,遍观其子孙,都是些无赖,不足以当此荣耀宠幸。只有金才(李浑的字)有功于国,我认为不是此人就没有袭承李穆封爵的。”杨广答应了他,后来上奏隋文帝杨坚,封李浑为申国公,以奉李穆之嗣。

李浑既承父业,一天比一天豪侈,后房中穿罗绮的数以百计。两年之后,不如约给宇文述俸物,宇文述非常气愤,借着醉酒之机,对其友人于象贤说:“我竟然被金才出卖,我死了都不会忘记!”

这是句发自肺腑的大实话!整整六千户的食邑说不兑现就不兑现了,让他怎么能够忘记!同时代韦孝宽的食邑为一万户,郑译最得宠时为五千户,杨素最终的食邑为三千户,高颎在灭陈后仅仅受封了一千五百户。

李浑也知道这话,由此二人结下仇隙。

到了这时,一直想报复李浑的宇文述对杨广说:“伽陁的话,信而有证了。我和金才一直都是亲戚,听说他的情趣和凡人大为不同。他常和李敏、李善衡等人日夜悄悄议论,有时甚至通宵不睡。李浑是大臣,他家世代强盛,掌管禁兵,不应如此。请陛下考察一下。”杨广说:“你的话是对的呀,应该看看他到底在做些什么。”

宇文述于是派武贲郎将裴仁基上表告李浑谋反,杨广即日将宿卫一千多人交给宇文述,掩袭李浑等人的家,派左丞元文都、御史大夫裴蕴一起给他们治罪。

调查了几天,得不到他们谋反的证据,据实奏明杨广。

杨广不听,又派宇文述穷究其罪。

宇文述来到狱中,召出李敏的妻子宇文娥英,对她说:“夫人,你是皇上的外甥女,何必担心没有好丈夫!李敏、金才,姓名正与妖谶相符,国家要杀他们,这是无可挽救的。夫人应当自我保全,如按我的话做,你自当不会受株连。”

有其母必有其女,深得杨丽华真传的宇文娥英又走上了通过出卖丈夫一家来保全自身荣华富贵的老路。她说:“我不知怎么办,还请尊长教导我。”

宇文述说:“你可以说,李家谋反,李金才曾对李敏说:‘你符合图谶,应当作天子。现在皇上好打仗,搅扰百姓,这也是老天亡隋之时,我正当与你一起夺他的天下。如果再渡辽水攻辽东,我与你必为大将,每军二万多人,这就有五万人了。另外征调各房的子侄,内外诸亲,一并招募从军。我们李军的子弟,肯定当主帅,让他们分领兵马,散在诸军之中,等待时机,首尾相应。我和你在前头出发,袭击夺取御营,子弟们响应起事,各自杀掉军将。一天之中,天下足以平定下来了’。”宇文述口授,让宇文娥英写表,封口上注明是密表。

宇文述拿着密表上奏杨广,说:“已得到了金才的谋反证据,并有李敏妻的密表。”杨广看了,流泪说:“我的宗庙社稷差点倾覆,靠你这亲家公(宇文述曾帮助杨广行贿、拉拢了杨素,为杨广夺取皇太子之位铺平了道路,因此杨广将女儿南阳公主许配给宇文述的次子宇文士及)而得保全。”

于是杨广下令,杀李浑、李敏等李家人三十二个,李浑三族之内的亲属,全部流放到岭外。几个月后,宇文娥英也被毒死——很可能是宇文述挑唆杨广这么做的,宇文述事后肯定担心奸谋泄露,所以有杀人灭口的动机。而且这两人做过类似的事情:杨广曾听从宇文述的计谋,毒死了亲侄儿、杨勇之子、云定兴的外孙长宁王杨俨,又将杨俨以下的七个弟弟分别发配岭外,再派密使在路上将他们全部杀害。

其它几位皇后的结局如下:

宇文赟去世后,北周静帝宇文阐尊朱满月为帝太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朱满月出家为尼姑,名为法净。她在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死去,终年四十岁,按照尼姑的礼仪埋葬在京城。

当初,元乐尚与陈月仪同时被选入宫中,都被拜为妃子,等到封为皇后,又在同一天接受册封,宇文赟宠幸两位皇后,礼数相等,她们年龄又相同,因此相互特别亲爱。等到做了尼姑后,李皇后(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妃子,北周宣帝宇文赟的生母李娥姿,公元581年3月也被迫出家为尼,改名常悲,这个名字真是名副其实——她的儿子死了、孙子宇文阐此时也是朝不保夕,4个月后终于被杨坚暗杀了)、朱皇后及尉迟皇后等人相继去世,而她们两位到贞观年间(公元627年以后)还在人世——还是家族势力强大的人存活的久些。

原北周上柱国窦毅的妻子是北周文帝宇文泰第五女、北周武帝之姐襄阳长公主。窦毅的女儿得知隋文帝接受了禅让后,气愤得扑倒在殿阶下,捶胸叹息说:“恨我不是个男子,以拯救舅家宇文氏于患难之中!”窦毅和夫人襄阳公主急忙捂住她的嘴说:“你不要乱说,那样会招致灭族之祸的!”窦毅由此对女儿感到惊奇。窦毅女儿长大后,嫁给唐公李渊。

后来,杨坚的儿子杨广被和北周皇室同姓不同宗的宇文化及杀害,江山也被有宇文血统的李渊夺取。杨坚的梦境和方士安伽陁的的预言全都得到了印证。

历史就是这样的奇妙!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