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八零未代王子传奇> 加玫洗衣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加玫洗衣粉(1 / 1)

这时,走廊里将响起上课铃声了,于是,佟玲跟着李成往教室走进去。等到响第二次铃声,生物老师陈跃进就拿着教案,慢腾腾地走进324班教室,走到讲台前,一边放教案一边说:“同学们好!”“老师好!”“今天,给同学们讲探讨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当你自已动手洗衣服的时候,会发现有油渍,汗渍或血渍的衣服很难彻底洗干净,你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你是否尝试过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相比,加酶洗衣粉能更有效地清除顽渍。在本课题中,我们将了解加酶洗衣粉的作用,探讨加酶洗衣粉使用的最适合条件。

首先是说基础知识: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容易从衣服上脱落。这是普通洗衣粉难以做到的。同样的道理,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

温度,酸碱度和表面活性剂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如果将酶直接添加到洗衣粉中,过不了多久,酶就会失活。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生产出了能够耐酸耐碱,忍受表面活性剂和较高温度的酶,并通过特殊的化学物质将酶层层包裹,与洗衣粉的其他成分隔离。这些隔离层遇到水后,就会很快溶解,包裹在其中的酶就能迅速发挥催化作用了。

再是说实验设计:在本课题中,我们主要探究有关加酶洗衣粉的三个问题:一是普通洗衣粉和加酶洗衣粉对衣服污渍的洗涤效果有什么不同:二是在什么样的温度下使用加酶洗衣粉效果最好:三是添加不同种类的酶的洗衣粉,其洗涤效果有哪些区别。下面提供了三个相关资料,请你思考有关问题,针对要探究的三个方面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比如说:如何有效地控制变量,在本课题中,控制变量的思路与课题1类似,只是研究的具体问题发生了变化。你能借签课题1的方法,分折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吗?

下面是两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请你分折这两个方案,思考相关问题。A同学的方案:实验中使用大烧杯和固定的水量,洗涤材料使用固定大小的新布,洗涤过程通过玻棒拌来实现(图4~4),洗衣粉的用量可以通过天平称量来控制,污渍的污染程度要保持一致,这可以通过滴加在布料上的污染物的量来控制。

B同学认为洗衣粉的洗涤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平时用洗衣机洗衣服,如果加普通洗衣粉,衣领部分的污渍总会有些残留,如果使用加酶洗衣粉,就能完全洗干净,这就已经说明加酶洗衣粉效果更好,A同学的方案是将简单问题复杂化了。请结合两位同学的方案,思考下面的问题。

你同意B同学的观念吗?请说明你的理由。你认为他们的方案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有哪些问题?你能提出一个更好的方案吗?你能就此例谈一谈科学实验与日常生活经验的联系与区别吗?

接着说,考虑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本课题不仅要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还需要将研究的结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仅要从理论层面去思考问题,还要充分考虑日常生活中的具体情况。某同学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10度,20度,30度,40度,50度,60度和70度来进行实验,请你分折这个方案是否完善,妥当,并提出改正建议。

不同类型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表格,用来探究不同类型的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你同意他的设计方案吗?需要做怎样的改进?请拿出你的实验方案。那么,结果分折与评价,请将你的结果写成研究报告,说明: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洗涤效果的比较分折:使用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条件:各种不同品牌的加酶洗衣粉对油渍,汗渍和血渍等的洗涤效果。

那么,相关链接,衣服的袖口和领口往往有较多污渍,用一般的洗衣粉很难清洗,但“衣领净”却能有效地去除这些顽渍。请你分折其中的原因。超市中有不少针对厨房油垢,马桶污垢,地面污迹的去污产品,它们是否含有酶?你能根据这些产品的去污原理,将它们进行分类吗?使用这些产品会造成环境污染吗?

如今,酶已经大规模地应用于食品,化工,轻纺,医药等各个领域。在应用酶的过程中,人们发现了一些实际问题:酶通常对强酸,强碱,高温和有机溶剂等条件非常敏感,容易失活:溶液中的酶很难回收,不能被再次利用,提高了生产成本:反应后酶会混在产物中,可能影响产品质量。于是,有人设想,将酶固定在不溶于水的载体上,使酶既能与反应物接触,又能与产品分离,同时,固定在载体上的酶还可以被反复利用。现代的固定化酶技术已完全实现了这一设想。高果糖酱的生产就是固定化酶技术成功地应用于工业生产的实例。酶是由细胞合成的,于是,又有人设想,能否将合成酶的细胞直接固定?自20世纪70年代,在固定化酶技术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细胞固定化技术。与固定化酶技术相比,固定化细胞制备的成本更低,操作更容易。在本课题中,我们将动手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体会固定化酶的作用。

现在我们来说说固定化酶的应用实例:我们以高果糖酱的生产为例来了解固定化酶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高果糖酱的生产需要使用葡萄糖异构酶,它能将葡萄糖转化成果糖。这种酶的稳定性好,可以持续发挥作用。但是,酶溶解于葡萄糖溶液后,就无法从糖酱中回收,造成很大的浪费。

使用固定化酶技术,将这种酶固定在一种颗粒状的载体上,再将这些酶颗粒装到一个反应柱内(图4~5),柱子底端装上分布着许多小孔的筛板。酶颗粒无法通过筛板上的小孔,而反应溶液却可以自由出入。生产过程中,将葡萄糖溶液从反应柱的上端注入,使葡萄糖溶液流过反应柱,与固定化葡萄异构酶接触,转化成果糖,从反应柱的下端流出。反应柱能连续使用半年,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果糖的产量和质量。目前,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酱的规模已经超过了每年1000万吨。

那么,固定化细胞技术,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酶或细胞固定在一定空间内的技术,包括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将酶分子或细胞相互结合,或将其结合到载体上)和物理吸附法(图4~6)。一般来说,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和物理吸附法固定化,而细胞多采用包埋法固定化。这是因为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个大的细胞难以被吸附或结合,而个小的酶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从操作角度来考虑,你认为哪一种方法更容易?哪一种方法对酶活性的影响更小?固定化酶细胞固定的是一种酶还是一系列酶?如果想将微生物的发酵过程变成连续的酶反应,应该选择哪种方法?如果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又应该采用哪种方法?

本课题使用包埋法来固定细胞,即将微生物细胞均匀地包埋在不溶于水的多孔性载体中。常用的载体有明胶,琼脂糖,海藻酸钠,醋酸酸纤素和聚丙烯酰胺等。本实验选用海藻酸钠作载体包埋酵母细胞(图4~7)。

现在我们来实践操作,这样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酵母细胞的活化,称取1公升干酵母(图4~8),放入50ML的小烧杯中,加入蒸镏水10ML,用玻璃棒搅,使酵母细胞混合均匀成糊状,放置1H左右,使其活化(图4~9)。配制物质的量浓度为0。05MO1/L的CAC1溶液称取无水CAC1,0。83G,放入200ML的烧杯中,加入150ML蒸馏水,使其充公溶解,待用。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称取0。7G海藻酸钠,放入50ML小烧杯中,加入10ML水,用酒精灯加热,边加热边搅拌(图4~10),将海藻酸钠调成糊状,直至完全溶化,用蒸馏水定容至10ML。注意,加热时要用小火,或者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海藻酸钠溶化为止。

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冷却至室温,加入已活化的酵母细胞,进行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图4~11),再转移至注射器中。

固定化酵母细胞,以恒定的速度缓慢地将注射器中的溶液滴加到配制好的CAC1溶液中,观察液滴在CAC1溶液中形成凝胶珠的情形(图4~12)。将这些凝胶珠在CAC1溶液中浸泡30MIN左右。如果没有注射器,可以在小塑料瓶上安装一个孔径为2MM的喷嘴来使用。

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将固定好的酵母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转移到200ML的锥形瓶中,再加入固定好的酵细胞,置于25度下发酵24H(图4~13)。操作提示:海藻酸钠在水中溶解的速度较慢,需要通过加热促进溶解。溶解海藻酸钠,最好采用小火间断加热的方法。例如,加热几分钟后,从石棉网上取下烧杯冷却片刻,并不断搅拌,再将烧杯放回石棉网继续加热,如此重复数次,直至海藻酸钠完全溶化。如果加热太快,海藻酸钠会发生焦糊。

结果分折与评价,观察并描述形成的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观察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发酵的葡萄糖溶液,看看是否有气泡产生,闻闻是否有酒味。

课题延伸,如果希望反复使用因定化酵母细胞,就需要避免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在工业生产中,细胞的固定化是在严格无茵的条件下进行的。结合专题2的无茵操作技术,想一想如果要求制作反复使用的固定化酵母细胞,应该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哪些问题。

结合专题1中的课题1,想一想,是否可以利用固定化细胞发酵制果酒和果醋,使用固定化细胞能否达到连续生产的目的?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试一试。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因为教室门外走廊里,将响起下课铃声,于是,陈跃进就拿起教案,往教室门外走去。

可是同学们听到下课了,一时间,大家都自由起来,一边收拾课本一边往门外走出去。于是,走廊里,洗手间,将到处是同学们的身影,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那些调皮捣蛋男生在走廊里,将互相扯皮搞笑,不乏引起同学,一阵阵的烂笑。

这时,佟玲跟着李成从洗手间走出来,听到同学们的笑声,就莫名其妙地跟着傻笑。一边笑一边问:“是谁在搞笑?”“天麻在搞笑。”“我说天麻,你倒成小品演员了?赵本山太不够意思了?还不来收你做徒弟呢?”呵。。。。嘿。。。。于是走廊里的同学听到就开心地笑。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