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吃红薯(1 / 1)

上午上完最后一堂后,也是学校吃午饭的时候,于是李成陪同佟玲往大门外走出去。刚走到大门前,看到张慧,唐晶,刘娟,吴红花,唐露在买红薯了。于是李成就说:“刘娟,红薯是不是美容食品?”“让你说对了,还可以抗癌?你是长沙的,难得吃到红薯,中午,你就多吃点,反正是我请客,不吃白不吃的?”“嘿。。。我说刘娟,你也太大方了,五块钱一斤红薯就打发我了?”“加红牛饮料还不行吗?”“这还差不多?”“这“富二代”不好请!”哈。。。。于是大家就开心地笑。

接着,刘娟就带头,一边吃一边往学校走进去。李成跟佟玲是一边吃一边互相逗眉微笑,大家走到学校文化广场,于是刘娟就打招呼:“你们在这里等我好了,我去拿饮料?”“刘娟,你再给我拿袋鸡爪”。“我说李成,你就是要求多?”“刘娟,你还没有了解我?你别请了?”“嘿。。。“富二代”就是不好请。”“算你醒悟了?”大家听到就开心地笑。

等到刘娟从超市拿饮料回来,大家刚好吃完红薯,于是刘娟把红牛饮料和鸡爪,将分别递给大家,都是一样的分享。可是李成却趣笑:“刘娟,你没有把我当“富二代”招待呢?”“今天是我请大家的客,不是专程请“富二代”,等到下次吧?”“看来,“富二代”不被重视呢?”“我说李成,你现在是未成年人,谁重视你?我刘娟是重视朋友,人人平等!”“够义气!我李成还是要巴结你!”“算你有眼光,识货!”哈。。。。。。于是大家听到就放肆地笑。

下午,第一节课是历史课,上课铃响后,历史老师刘永恒拿着教案,将慢腾腾地走进324班教室,走到讲台前,一边放教案一边说:“同学们好!”“老师好!”“坐下,今天,我给同学们讲第三课同盟国集团的瓦解,1917年3月,美国总统伍德罗。威尔逊在其连任的就职演说中说:“。。。。。。。。我们不再是孤立的区城,经过那那致命的骚乱所造成的30个月来的悲惨事件,我们已经成为世界公民。要想回头已经不可能,我们国家的命运就取决于我们是否愿意全力去保卫这个国家。”在这篇演说中,威尔逊没有讲到美国是否参战的问题,其中却隐瞒含着美国不会袖手旁观,想要介入战争的意思。

协约国阵营的变化,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同德国的关系已经十分紧张。战争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并借助向交战双方出售军火和物资大肆渔利。1914年到1916年,美国的工业总产值从242亿美元猛增到624亿美元。美国对协约国的出口增加到了三倍。随着经济联系的加强,美国与协约国日益接近。

在海上处于劣势的德国,在1916年2月宣布实施“无限制的潜艇战。”德国潜艇袭击前往协约国港口的一切船只,中立国美国的船只也不能幸免。美国商船遭到重大损失,推动了美国采取反德的立场。为保证借给协约国的巨额贷款能够归还,美国希望协约国取得胜利。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国宣战。

美国的参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一方的经济,军事实力。对德宣战以后,美国大规模地扩充军队,先后派遣了200万士兵开赴欧洲战场。美国海军协助英国海军对德国集团国家进行海上封锁并开展反潜艇战。美国对协约国供应的军火和物资也加速增加。战争局势朝着有利于协约国的方面发展。

1917年,中国北洋政府向同盟国宣战。中国参战后,派出大批民工到欧洲战场服役,其中不少人在炮火下丧生。也是在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被推翻。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向各国建议停战,并缔结“不割地不赔款”的和约。1918年3月,苏俄与同盟国集团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帝国主义大战。

1918年,战争进入了最后阶段。同盟国集团在物资供应上和兵源补充上,都面临着捉襟见肘的困境。苏俄退出战争,使德国似乎看到一线生机。德国企图在西线发动新的攻势,夺回战略主动权。从1918年3月到7月,德国相继发起了四次大规模进攻。最初的进攻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协约国很快阻止了德军的攻势。

与此同时,协约国的攻势不断加强。为进一步协调军事行动,协约国成立了最高军事委员会,任命法国元帅福煦为西线的联军总司令。美国从1917年6月起陆续开到法国,人数不断增加。英帝国各自治领的军队也源源不断地开往前线。1918年7月,协约国军队在西线发动了战争后期的第一次大规模反攻。把战线向前推到马恩河一线。9月底至于10月初,协约国军队全线出击,突破德军在德法界一带修建的“兴登堡防线。”德军连连败退,同盟国集团开始瓦解。

战场上的失败加剧了德国内部的政治危机。10月底,德国基尔港水兵拒绝继续同英国海军交战,发动兵变。11月9日,柏林工人起义,德皇威康二世宣布退位,逃往荷兰。

这时,已经占据优势的协约国集团同意与盟国举行和谈。德国被迫接受了协约国提出的苛刻条件。11月11日,停战协定在法国巴黎郊外一节火车车厢里签署。这一协定的签订,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集团的失败而告终。

那么,导致同盟国集团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终战败,是由经济,军事,国内和国际力量对比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在经济实力方面,德奥集团处于劣势。在激烈战争的背后,是各国之间经济实力的较量。与同盟国集团相比,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在美国参战前,英国的海上封锁,成功地遏制了德奥集团从美国取得各种急需物资。在战争期间,拥有更多殖民地和附属国的协约国集团,动员的人力超出同盟国集团两倍。

同盟国集团在军事战略上的失误,表现得十分明显。德国根据战前制订的“施里芬计划”,为了避免两线作战,打算速战速决。但这一战略由于过低估计对手的实力,最终失败了。比利时军队和法军的顽强抵抗,俄军短时间完成了动员并投入作战,英军也很快参战,出乎德军指挥部的预料,决定了德军速决速战的破产。德国被拖入了两线作战和持久战,阵地战的泥潭。

所以说长达数年的世界大战,加剧了交战国内部的各种矛盾,这在同盟国集团各国表现得更为明显。大战在经济上造成极大破坏,大批农民应征入伍,以致许多土地荒芜,农产品和畜产品普遍减产,物价却节节上升。1916—1917年的严寒冬季更是雪上加霜,许多人因冻饿而死。战争未期,同盟国各国普遍发生革命和起义。奥匈帝国境内出现了民族独立运动,导致了帝国的解体:德国1918年11月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推翻了帝制。

国际力量的对比不利于同盟国。战争初期,日本参战,德国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势力范围皆失。意大利倒戈,同盟国失去一个重要的盟国。在交战双方处于僵持阶段,美国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给协约国增加了一个极为重要的砝码。协约国方面获得了大量兵力和战争物资的补充,一批国家加入到协约国一边,进一步增强了协约国的实力。

接着讲: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空前规模的战争,历时四年零三个月又十天,有三十多个国家的大约15亿人口卷入这场战争,战争动员的总人数达到7351万。战争造成的灾难也是空前的。有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万人受伤。另有350万人成为终身残疾。1000万人因饥饿和瘟疫而死亡。交战国直接用于战争的费用为1805亿美元,间接战争费用为1516亿美元。

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带来了深刻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大战使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在世界上的财政金融地位急剧下降,对世界经济的控制力不断减弱。第一次世界大战也带来了欧洲政治的变化。大战后期爆发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极大地激励了欧洲各国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十月革命后建立的苏维埃政权经受了考验,日益成为欧洲政治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欧洲在国际上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德意志,奥匈帝国战败,英法等战胜国也受到重伤。美国,日本等国乘大战之机迅速崛起。几个世纪以来形成的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了挑战。

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和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它占有了全世界黄金储备的48%。战后,美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它成为欧洲的最大债主,并在欧洲的重建中发挥了无法替代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使日本获得了发展和扩张的良机。它不仅乘机占领了中国的山东,太平洋上原来由德国占领的一些岛屿,而且大大扩张了自已的势力范围。日本几乎独占了中国东北的市场,乘英国,法国忙于战争之机,加紧对它们殖民地进行经济渗透。协约国的大量军需订货也剌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海运业因战争而迅速膨胀。1914—1919年,日本的工业总产量实际增加到1。8倍。几年间,日本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债权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把世界各国都卷入了世界政治的漩涡,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定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战后民族解放运动掀起新高潮。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为了争取独立和自由,投入到世界政治经济活动中来。战后,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摧毁了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四个帝国,促成一个新型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而且对战后人类生活的很多方面都产生了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战争期间,才发明不久的飞机受到一些国家的重视,很快进入实用阶段。军用飞机在战场上成为一支新军,飞机的数量也不断地增加。在大战期间,汽车的机动性引起人们的关注,战前在欧洲和美国街道上占主导地位的马车,很快被汽车取代。德国等原材料缺乏的国家,为了应付敌方的封锁,大力发展化学合成技术,从而推动了化工技术的发展。战时对物资的旺盛需求,也促使人们不断地改进生产流程,为生产管理的革新提供了条件。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政府机构改变了职能。在战争初期,各国政府都没有做好长期战争的准备,因而也没有对经济加以干预。随着战争的延长,各国不得不建立起一整套专门机构,以有效地利用全国的人力物力。这些机构着手干预私人企业的投资方向,负责分配政府定单,控制原材料的供应,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垄断对外贸易。

第一次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大战导致的政治经济危机,引起了人民要求和平,反对战争运动的高涨。在这次大战中,俄罗斯爆发“十月革命”,建立起苏维埃政权,人类历史上由延生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全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理想和观念,深刻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大战造成的巨大伤亡和破坏在人们心中留下了长久的阴影,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因为教室门外走廊里,将响起下课铃声。于是,刘永怛拿起教案,往教室门外走廊里走出去。

可是同学们听到下课了,一时间,都高兴起来,一边收拾课本一边往门外走出去。于是,走廊里,洗手间,都是同学们的身影,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这时,佟玲带着李成从男洗手间走出来,正好被张慧看到了,于是张慧就喊:“佟玲,李成,你俩快过来。”可是佟玲听到,带着李成走到张慧的跟前,问:“有什么事?”“刘娟要请你俩的客?”“刘娟她老是指使你传口信呢?”“我跟你俩熟悉呢?”“又不是第一次见面呢?”“口信我是传到了?”“张慧,你不去呢?”“刘娟是请你俩?我不参与。”“佟玲,刘娟她是什么意思呢?”“谁知道她?我们去了再说。”于是,使佟玲就愁眉苦脸,带着李成往教室走进去。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