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异国政治(1 / 1)

下午,第二节课是历史课,上课铃响后,历史课老师刘永恒拿着教案,慢腾腾地走进324班教室,走到讲台前,一边放教案一边说:“同学们好!”“老师好!”“今天,我接着讲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近代以来,随着资历主义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资阶级日益壮大。他们要求冲破封建统治的束缚,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并为此展开了一系列的斗争。

17世纪中后期,英国资产阶级通过革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大约一个世纪以后,美国获得独立,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确立了联邦制和政体。19世纪中后期。德国完成了统一,并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这样,近代西方主要国家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得以最终确立,并逐步发展和完善。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可以行使立法权,制约政府的行政权,司法权也相对独立。这就是历史的进步。

接着讲: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中世纪时,英国已经有了会议。后来,英国国王认为议会妨碍了专制统治,经常使会议处于休会状态。1640年,为了镇压愈演愈烈苏格兰起义,国王不得不召开休会多年的议会,会上,国王要求议员们同意征收新税,以筹集军费。议员们拒绝加税,还批评国王的内政外交政策,还要求限制国王的权利。双方相持不下,矛盾日益激化,结果引发了一场革命,延生了一种崭新的制度。

17世纪初,英国的资本主义已经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和按照资本主义方式从事经济活动的新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但在经济上日益强大,而且在会议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时,斯图亚特王朝统治英国,英国詹姆士一世和他的继承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认为“除上帝以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他们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受到侵犯,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1640年,英国爆发革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会议最终获得胜利。国王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但是,统治者争权夺利来断,政局动荡,查理二世乘机复辟,复辟期间,查理二世和他的继任者詹姆士二世反攻倒算,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非常不满。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威廉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历史上称为“光荣革命。”

光荣革命以后,议会的权力大增,资阶级和新贵族在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旨在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其中,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这样,封建时代的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法律赋予,受到法律严格制约。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议会由选举产生的议员组成,代表选民行使国家权力,这就是所谓的代议制。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以防止专制独裁。

此后,资产阶级不同集团的权益之争,在议会中得到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这有利于避免暴力冲突。工业革命以后,工业资产阶兴起,要求获得更多的政治权利。1832年,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大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英国国王很早就有在宫中召集一些贵族,大臣和高级教士开会,商讨国家大事的统治。光荣革命以后,国王经常在一个秘密的小房间里召开这种会议。因此人们称之为内阁会议。

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由少数大臣参加这种会议。当时,英国议会下院的议员在权利斗争中形成两派,获得多数席位的一派成为多数党,实际控制了政权。后来,国王不再出席内阁会议。1721年,担任财政大臣的下院多数党领袖沃尔波尔,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沃尔波尔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位首相。

责任制内阁简称内阁,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内阁就要垮台,但首相也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一个政党成为多党时就获得执政地位,党的领袖就会被国王任命为首相。首相的地位非常重要,他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即各部大臣,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同时,他又能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这样,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

为了获得议会多数席位,英国资产阶级政党间展开了激烈竞争,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

下面接着讲: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也就是说在1781年,在华盛顿的领导下,美国军民打败了最后一支英国殖民军队,赢得了国家独立。华盛顿本人也获得崇高的威望。当时,有人写信给华盛顿,认为美国也应该像其他国家一样设一个国王,并鼓励他当美国国王,但这一提议遭到华盛顿的严辞拒绝。他说:“我们的国家一定要彻底实行共和政体,如果不能遵循这一原则,试图采用其他政体,就是叛逆”。如何建立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年轻的美国应该做出何种选择?

在1776年,英属北美13个殖民地宣布独立,美国延生。经过几年艰苦卓绝的战斗,1781年,美国终于打败了英国殖民军队。两年后,英国承认美国独立。但是,年轻的国家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独立之初的美国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实际上是13个洲的松散联盟,即所谓的邦联。国家无权征税,也不掌握军队。各洲的权力很大,有权征兵,征税和发行货币,财政政策更是各行其是。当时,各洲之间互相设卡,造成商品流通不畅;各地经常发生骚乱,社会动荡加剧。而且,由于没有制定统一的关税,美国在与欧洲的各国的贸易中也常常处于不利地位,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华盛顿等美国资产阶级领导人也深受启蒙思想影响,不赞成建立一个君主制国家,希望建立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共和制国家。

1787年,各洲代表在费城召开制宪会议。经过几个月的激烈争论,通过了一部联邦宪法,这就是1787年宪法。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洲权力。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如征税,募兵,发行钱币,宣布对外和战以及使用武力恢复地方秩序等。各洲可以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制定地方法律,有一定的自治权,以发挥地方的积极性,避免过度集权的蹩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国会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掌握立法权。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总司令,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但国会复议时若以三分之二多数再次通过,即为有效;总统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约,但须得到国会的批准方可生效。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三者独立平等,但互相制约,以防止专制的出现,这充分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

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以避免权力过于集中,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第二年,这部宪法正式生效。但是,它仍然存在着不足,后来,陆续以修正案的形式加以弥补。

1789年,美国举行了第一次总统选举,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平久,第一届国会也经选取举产生,美国的联邦制共和政体开始确立起来。华盛顿两届任满后,坚持不再参选,开启了美国总统任期一般不超过两局的先例。

美国国会也是不同党派角逐的政治舞台,19世纪20年代未至30年代初,是美国两党制形成的重要时期。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1860年,成立不久的共和党开始执政,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交替执政的局面一直持续至今。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都是资历产阶级政党。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下课。”于是刘永恒就拿起教案,往教室门外走出去。

可是同学们听到下课了,一时间,都高兴了,一边收拾课本一边往教室门外走出去方便。于是,走廊里,洗手间,都是男生跟女生的身影,是来也匆匆去也冲冲。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