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苦涩仙途> 第六章 荒唐的故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章 荒唐的故事(1 / 1)

白马寺引人遐想的最大原因是什么?神秘。它实在是太过神秘,它的突如其来,就像神迹一样吸引着人们的好奇心;而后是朝堂走来的苏东,一个名满的天下的大学士,他在楼前枯立一夜,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同样撩拨着人们;尤为重要的是,一道圣旨,一道禁令,使得本来近在眼前的白马寺突然变得遥远起来,遥远的东西,总是令人心生向往;更不用说它的钟声、它的十八年如一日的沉默矗立。

人们好奇着这一切,询问着各式各样的问题,寻求着各式各样的答案,却恰恰忘记去问一个最该问的问题——为什么。无论白马寺所有的一切是如何神秘,都已是既成事实,真正需要去探究的只有一点——为什么?为什么这样一座神奇的小楼,单单降临到了这里?它可以是落川寺、云秦寺,甚至黑水河寺或者三道坡寺,但它偏偏是白马寺,为什么?因为它降临在这里。所以神秘的不仅仅是白马寺,更重要的,是它的所在,也就是——白马镇。

我们的故事,就从白马镇开始。

如果熟读历史,你会知道白马镇之所以叫做白马镇,是因为帝国的开国皇帝昔年自云秦引兵十万南下落川,途经此处时,换乘运兵船,先帝的座下良驹离奇落水卷入船下,先帝感念此马,遂命此地改名白马镇以示怀念。而在此之前,这里有一个更好听的名字——平遥。而据那个老人所说,平遥其实是错读,这里真正的名字是“平妖”。

从历史转入传说,故事就具有了传奇色彩。上古时期,这世界尚不是现在的样子,那是一个妖怪的繁华盛世,万物有灵,皆可成妖,花妖、树妖、猪妖...甚至石头缝里,都可能会蹦出一只妖猴。当时的人,也习惯了这世上有妖怪的存在,因为大多数妖怪,在开了灵智、修了妖魂之后,会转而入世,从人类身上修习它们所不具有的却又是成仙必备的一样东西——情感。妖怪因为羡慕人类的情感而亲近人类,人们也渐渐从恐惧它们变成仰仗妖怪,许多人力所不及的事情,对于那些大妖来说,仅仅是稍动妖魂即可完成。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人与妖和谐共处的美好时代。

然而美好的事物,终究无法长久。

相对于人类短短数十年的生命来说,妖怪们动辄成百上千年的寿命无疑要悠久的多,于是越来越多的妖怪来到人们当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人类的生活习惯,学习体会人类的情感。长寿而强大,这一特质对于人类有着致命的吸引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一点,意识到自己倾尽一生所追求的东西,对于妖怪来说,只是毫无意义的一段生命中的小插曲而已。于是人类开始转而向妖怪学习修行之法,渴求得到与妖怪一样的强大的力量和悠久的生命。

一个奇特的修行盛世取代了人妖共存的和谐盛世,讽刺或说高明的是,妖怪是先具有了悠久的寿命和强大的力量而学渴望情感以求成仙,人类却走出了一条绝七情六欲炼体修心的修佛之路。本来修行者无论人还是妖,在各自的种群中都是少数,绝大多数还是普通的凡人和平凡的花草虫鱼,若是修行者各寻己路,倒也不至于影响到作为世界基石的普通人和物。

直到一个问题的提出:

若果真有妖怪修出情感而成仙,它如何看待以它的同类为食为奴的人类?

这个问题提的很巧妙,恰恰是人类中也有了大能之士的时候,有了可与大妖相抗的强大力量支撑的时候。而这个问题可以绕过去吗?不能,这涉及到了这个世界的规则。很简单的规则,人吃猪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而如果某头猪修成了仙,命令人们从今往后禁止吃猪,那就是对规则的破坏。同样的,当摘一朵鲜花送情人变得不被允许,当赶牛耕地变成对牛仙的不敬,当......人类如何自处?

在无力与妖怪抗争的时候,这样的问题问出来是没有意义的,当抗争变成可能,问出这个问题就是未雨绸缪,是高明的远见,所以为了保证这个世界的规则不变,保证人类的繁衍生存,妖怪修仙的问题,就成为亟待解决,必须阻止的事情。

我们现在回头看去,提出这问题的大能之士真是目光如炬。但是不要忽略一个问题,所谓未雨绸缪,本质上和杞人忧天没有区别,都是因为一个可能性而产生,所谓的区别也只是可能性的大小而已。而在人类中诞生有着绝强法力的被称为“佛”的大能之士之前,无论从力量还是寿命上,妖怪都有着压倒性的实力,但是它们没有做什么,甚至依然怀着一份敬畏与人类相处。强大的力量让人们忘记了这一点,问题被提出,可能性被提出,然后很快由可能性过渡成了唯一的答案——人与妖,无法共存!

荒谬吗?并不。这就是人类的本性,趋利避祸,无可厚非。

是啊,我们不能因为妖怪现在没有吃人而否定它将来吃人的可能,所以为了避免将来被吃,还是我们先吃掉妖怪好了。

无懈可击的逻辑,应者云集。

人与妖的决裂,就这样不可避免的发生了,一场大战随即打响。我们不知道妖怪在这场大战前后是怎么样的态度,从结果来看,无疑是悲剧性的。

一朵无名的小花,绽放在春日的第一抹阳光里,它从懵懂中醒来,产生了要看看这个世界的念头,它离开的脚下的土地,绽放着走入人群,向每一个夸赞它的美丽的人点头微笑,感念人们的喜怒哀乐,它好奇的看着这个世界,羡慕着熙来攘往的悲喜人生,然后有一天,人们说鲜花存在的价值就是被采摘,于是它被摘除了枝叶,折断了身躯,花瓣一片片揉碎,飘散在冬日的寒风里。

这就是妖怪的一生。

回到白马镇来。人与妖的最后一场大战,就发生在我们的脚下,最终人们当中七十二名大能在所谓“佛”的率领下,一举击溃了以一只树妖为首的妖灵大军。树妖的倒下,砸出了一条狭长的峡谷,就在那一刻,风雷起,万物忽悲,泪水流出了一条河。许是上苍的玩笑,在这举族灭亡的时刻,妖怪终于体会到了人类的情感,它们有了悲伤、愤怒、仇恨,然而紧跟着的,是深深的绝望。回天无力,在天地间的一片悲鸣中,人类得胜的欣喜呼喊响彻云霄。

无数妖怪的尸体被投入它们泪水所流成的河里,隐约的悲鸣日夜飘荡于河上,人们为这条河起名“呜咽河”,在河边建起了一座城,取名“平妖”。

从此以后,历朝历代,凡有妖物诞生,总会第一时间遭到人类的围捕,平妖城的脚下,不知填了多少妖灵的尸骨。

如此过了好多年,天地之间已是“佛光普照”的盛世。这个世界是否还有妖的存在?没人知道;如果有,它们会不会有卷土重来的一天?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然而有一点是肯定的,总有人在害怕,害怕那一天的到来。所以,必须再来一次未雨绸缪,再来一次无可厚非。

而十八年前的白马寺,就是未雨绸缪的结果。这座七层小楼,并不是像朝廷所宣扬的那样,是所谓“佛”的恩赐,而是一件法宝,一件确实属于佛家的法宝,一件用以镇压呜咽了千百年的白马河中的妖灵的法宝,所谓的“镇川、固秦”,只是掩人耳目的幌子罢了。

故事就是这样,人类从自己的朋友那里学习了修行之法,转而背叛了朋友,生生将朋友变成了自己的敌人,最终因为消灭了敌人而喜不自禁。

亏心不亏心?荒唐不荒唐?

并不,我们是为了天下大义。“佛”如是说。

“这就是那个老人告诉我的故事,我找遍了历史都没有发现丝毫能与这个故事相佐证的东西,我并不相信这个故事,因为我不相信妖怪的存在,但是如果排除这一点的话,这个故事简直真实的让人害怕。毕竟,历史本就是胜利者书写的,而人类在这个故事中的角色,实在不是那么光鲜。”姬成悠悠叹了口气,总结道。

思杨已经听呆了,他无法想象这个故事中的所谓人与妖、妖与佛的世界,但正如姬成所说,这个故事太真实,真实的原因就一句话——这确实是人类能做出来的事。更重要的是,现在的思杨,并不像姬成那样依然坚信这世上没有妖怪,连绵的梦境和一段时间的痛苦经历,他倒更倾向于相信妖怪的存在。所以这个故事才尤其令他感到可怕。

如果人类真的对妖怪做下了那些不可饶恕的罪行,那么自己的痛苦,是不是妖魂的一种报复?自己是不是成为了所谓“佛”的替罪羊?

如果一切都如我所想,那妖魂,到底对我做了什么?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