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永兴走后不久,果然就有人上门来了。是临近高家村的一个药铺老板,看见月亮就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说昨天见到林老爷子的过寿礼服,只觉得光芒万丈,回去之后无法忘怀,一早起来就赶紧过来了,并带来了尺寸。
月亮仔细的记下了。
这高家村的前脚刚走,李家庄的三个人又结伴来了。这三个人都是听林家亲戚说起林家老爷子寿宴上穿的衣服,那袍子是前所未见,惊艳全场,虽然没有亲眼见到,她们还是来了,就是图个稀奇,看看白裁缝家闺女做的衣服到底有多好看。
月亮答应她们一定会让她们满意,三个人叽叽喳喳的走了。
李家庄三个人走了,张家堡的又来了。这个姑娘再过一个月就要成亲,之前娘给她做了一套衣服,她一直觉得不好看,不够喜庆,听邻居说了白家裁缝的女儿简直是天上的织女下凡,她就瞒着娘来了。
月亮说要给她做一套大红色的婚服,绣上鸳鸯戏水。虽说这姑娘并不知道鸳鸯是什么样子,还是很爽快的同意了。
张家堡的还没走,赵家寨的又来了。
……
一家人除了白雨生没在,三个人齐上阵,月亮记下顾客的详细要求。
爹给顾客量尺寸。唐氏也帮忙记下尺寸。
早饭时分,白雨生从田地回来,到家一看这阵势一下傻了眼。
得了,三个人都忙活起来了,我去准备早饭好了。
忙活了大半天,终于暂时告一段落。
唐氏忧心忡忡的问女儿:月亮,你说这么多人做衣服,咱们怎么能忙得过来?
白裁缝也有些忧心:这么半天接下的活儿比我以前一个月接的都多,怎么忙得过来呢?
月亮倒是乐呵呵的:爹、娘,不用担心,会有办法的。咱们先吃饭吧。
一家四口匆匆把饭菜端上桌,白雨生咧嘴笑着说:没想到那林少爷说的还挺准。
吃饭期间又有人陆陆续续的到家来。一家人只好几次三番的放下饭碗。
为了赶紧把衣服做起来,白裁缝让月亮立即开始做衣服,再有新的客人到了,他来量尺寸,娘帮忙记下,除非客人在样式或者面料有特殊要求,一般不去打扰月亮。
月亮一夜成名,白裁缝家顾客盈门,门槛快被踏平了。
四里八乡,方圆十里,那两天都说:白裁缝家姑娘是仙女下凡,不但人长得美,衣服做的是无人能及。
接下来的两个月对白家人来说是十分欢喜的两个月,又是极度劳累的两个月。
两个月时间他们做成了二百一十四件衣服,平均每天都要做三件到四件。一家人已经形成了流水线,月亮让锦囊准备好面料,她根据顾客的要求设计好样式,用画粉在布料上标记好,白裁缝就负责裁剪,因为缝制需要一针一线,耗时费力,唐氏也上阵了,和白裁缝一起穿针引线,不过两个人毕竟年龄大了,晚上看不清楚,月亮一是担心他们把身子熬坏了,二是怕晚上光线不好,衣服做出差错。所以晚上就由她一个人忙活缝制或者绣花。
白雨生看三个人忙得不可开交,也自动加入这个队伍,去田里的时间也调整了,基本是去半天,其余时间就帮忙拿布料,递画粉、叠好成品,顾客上门来取的时候招呼一下。刚开始那段时间,乡亲取衣服的时候总是夸赞之词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这让他这个平日里言语甚少的庄稼汉很难应付,只会一味的说:嗯嗯嗯,好好好……,后来他也自然大方起来了,客人的赞美之词他都笑眯眯的听着,然后说:过奖了过奖了,你觉得好就行,以后常来哈。
这两个月时间,一家人眼看着家里的钱以很快的速度越积越多。每个人都乐在心里,虽然眼睛敖红了,脖子弯疼了。
大家在听说白家仙女下凡做衣服的传闻之初,呼朋引伴的来到白裁缝家,就像是一棵树,经历了一场恰逢当时的春雨春风,在某个时期集中开花了,盛花期结束,回归正常。两个月后,做衣服的人们也不再像当初那样争先恐后,不过因为都亲见了,或者亲自穿上了白家的仙女做的衣服,口口相传,月亮的名声越传越远,连五十里外的人都听说了,所以每天还是有三三两两的人过来做衣服。
这天晚饭之后,白裁缝和唐氏商量:这两个月家里积攒了不少银两,以前欠乡亲四邻的银两咱们都还了吧,我去林掌柜家,你去陈家。于是两个人分头拿了银两出门去。
月亮和哥哥在家,一个裁衣服,一个在一边打下手。
听见门外有人喊:有人吗?有人在吗?
虽然时隔多日,月亮还是一下听出了那是高婆婆的声音。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