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除了那一对小奶狗,郝管事还带了一箱子表礼来。名义上还是几个小孩子间的礼,实际上看得出是有人操持过的,有滋补药材、颜色鲜亮的时新料子、拉线小猴子、九连环、还有一只巧妙的‘饮水鸟’,还有各种吃食零嘴儿、画册等。
此外,最得皎月青眼的是一双漂亮的鹿皮小靴子。据说是史英‘亲自走了好几家鞋店才寻到的’。
小靴子的鹿皮鞣制的非常柔软,还是里外两层鹿皮的,靴面和靴腰上还挖了云朵的图形,穿在脚上既暖和又舒服。皎月试过后不得不承认,京城里鞋匠师傅的手艺就是比县城里的强。
人家送礼这么用心,回礼当然也不能太随意了。皎月一时决定不了,只说跟爹爹商量过再说。
就在袁姑姑应声要下去的时候,皎月叫住她,淡淡地说道:“院子里的小丫头换一批吧,有好的再挑四个来用些日子看看。”
袁姑姑还不知先前事,一时倒没明白,但她很快就回过神来,应道:“是该如此。说起来,姑娘院子里的人手还是短了些,合该再添几个。看个一年半载的,有合用的分出等来,不合用的分派到别处去当差。”
“就这么办吧!”皎月起身带着碧禾和明溪离开了,她后面还有课要上,自然不会耽搁太久的。
袁姑姑目送姑娘离开后,在原地轻皱了下眉头,匆匆走了。
***
“嗳,去看你的‘小白将军’啊?”先生一宣布上午的课结束,皎媛就给皎月使眼色,等先生慢腾腾地夹着书本离开,几个小姑娘更是一窝地挤到皎月的桌子边,扯着她要去看她吹嘘的‘小白将军’。
皎月估摸着小狗也该送回来的,便带着小姐妹们回了院子。谁知远黛说,“老爷传了话来,说是这两天先让人跟着管狗的小厮学学怎么照顾这狗,学会了再送过来养着,免得生毛病。”
“咱们这谁去的?”皎月往院子里扫了一眼,倒是没见到那几个丫头。
远黛忙道:“姑姑特地挑了个家里养过狗的小丫头,先去跟着学,如是能行再禀了姑娘,不行的话,另选了人跟前院的再学。”
皎媛看得直撇嘴,哼道:“你要是喜欢养狗早说啊,我家就有好几只呢!何必大老远还从京城送过来?小狗肠子都颠翻了吧?”
皎月不理她,招呼大伙坐了,明溪端来两碟子点心,远黛上了热乎乎的红枣蜜姜茶来。
皎月喝了两口热茶,才道:“你有不早说?人家都送来了你再说,还不是马后炮?”
皎媛正要回嘴,被皎杏拐了一下。皎月看过来,她又拿下巴微微一指,却是柳枝嘴里塞满了点心,大吃大喝呢!
皎媛看她吃得狼吞虎咽,忍不住凑过去问道:“你早上没吃饭?”
柳枝抬头看了几人一眼,伸出三根手指一比划,嘴里含糊着:“三个菜团子!”
“菜团子?”皎媛扬高了声音。
柳枝百忙之中给了她一个眼刀子,还怕别人不知道啊?那么大声干什么?
皎媛赶忙解释道:“我不是故意的,我这不是好奇么。怎么大清早的才吃起菜团子来了?”这又不是春天,图个鲜嫩。
“不对啊!”皎月忽而反应过来,点着柳枝道:“现在又不是春天,吃什么菜团子?再说了,我爹不是让人送了一百斤的口粮过去?这大清早的,怎么就吃起菜团子来了?”
俗语说,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她们这个年岁的孩子正长身体,最是能吃能喝的时候,加上肚子里没什么油水,简直就像无底洞!
尤其是她们早上的课程还挺重的,太阳刚升起就得习武练功,然后还要读书习字一个时辰,挨到中午,肚子里已经叽里咕噜的了。别说菜团子,就是吃米饭中午还得垫些点心呢。
几个人瞪大了眼睛看着柳枝,柳枝无奈,艰难地咽下满口点心,又灌下一碗茶,歇了口气,才说了一句:“薛大娘跟我娘差不多。”
柳枝这话别人不明白,皎月却明白了。她二舅母是那种能占别人的便宜,绝对不会浪费自己家一颗米的人。
难道薛大娘竟也是这样的人?
皎月见柳枝又拿起一块点心,忙按下她的手,“别吃了,点心吃多了烧心。你老是跟我说,她们家可是克扣你的粮食了?”
柳枝拍拍手上的点心渣子,翻了皎月一眼,道:“这可说不好。人家又没限制我吃几个,不够可以吃十个八个的,揣两个都没关系。”问题是不顶饿!
远黛几个听着头都大了,这难道就是所谓的‘多事之秋’不成?早前的那桩大事还没了,这接二连三又来了这些琐事,可真让人不省心啊!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