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三斗听言,思绪马上翻江倒海的分枝带蔓,他明白元忠内心的想法,闲不住的元忠自然是厌倦了眼下安逸的生活,对他来说,行侠仗义、打打杀杀才活的痛快。犹豫了一阵,他急忙以试探的口吻说道。
“兄长,怎么?难道这样安逸的生活不好吗?”
想不到,一句玩笑的反问竟然令元忠一时间绷起了脸上的神经,粗声粗气的严肃回应。
“贤弟,这样等死的生活,我魏元忠可过不下去,这几日,心中憋闷的很,想想当初我在狼冥古道占山为王的威风,就不由的心生伤感,我原以为固执的元孝,在师爷过世后,便可做一番大事业,哪成想,也一日一日的颓废不堪,还有你,贤弟,手握双翎箭牌、一脑子锦囊妙计,还遮遮掩掩度日,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换做我,早就揭竿而起了。”
见元忠语气生硬,陶三斗和颜悦色道。
“兄长勿恼,方才,阿斗说的都是玩笑话,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而凭借我们眼下的力量,兄长,根本无力成势,更别说揭竿而起,我们没有骁勇的兵士、精良的武器、固若金汤的城池、至死不渝的追随者,拿什么举义旗,行大义,汉有张角的黄巾起义,浩荡之势堪称史无前例,可结果不也是败亡寿终。兄长,行仗义之事,并不是占个山头,劫富济贫,而是心中有义,即便我们成了刘宋王朝的一名兵卒,也可以顺理成章去做仗义的事。”
元忠即刻一脸疑惑的问道。
“委身于刘宋王朝,替那些贪官昏君卖力,贤弟,你是喝傻了吧。”
“哈哈,兄长,我是越喝越清醒,兄长试想,当今朝廷昏庸乃是外患纷扰、内臣庸碌所致,如果我们一行人等进了朝廷,你与元孝、晴玥上阵杀敌,驱逐外患,我与俊源等人坐拥后方,舌战群臣,那将是怎样的一幅壮景。如此一来,我们这些人都会光耀门庭、名垂青史,这比起你占山为王是不是风光的多。”
陶三斗良言相进,元忠禁着眉头细细品味,一只手一直攥着拳头。思索了半晌,他才将语速放缓、语气变轻。
“贤弟呀!说的容易,像我们这些庶人,如何能进得了朝廷,如何能血战杀场,如何能名垂青史,难道就凭那两支庐江公主赠予的双翎箭牌。”
元忠口无遮拦,随口说出了庐江公主的大名,陶三斗听到庐江公主的名字警觉异常,四下瞅了瞅,便示意元忠放低声音说话。
“兄长,你大可耐心等待,英雄早晚会有用武之地,阿斗以性命作保,日后,定会圆了兄长披荆斩棘的夙愿。”
一句坚定的承诺如一颗定海神珠,顿时将元忠的心说得豁然敞亮。
“贤弟,我魏元忠别无他求,只希望杀尽天下奸恶小人,还一方黎民一个清平的世道,听贤弟所言,为兄心爽,日后若能成势,我与元孝一定鼎力相助,誓死追随你左右。”
元忠肺腑之言脱口,令陶三斗全身热血贲张,伸手与元忠击掌相视,随着一声清脆的对掌之音凌空散去,庭院内,英雄气息莽莽,义气洪流荡荡。
正待两人抽身向饭堂迈步之时,两个鬼鬼祟祟的身影从庭院一侧的墙角处掠过,陶三斗眼皮乍跳,扬声吼道。
“你们两个,给我站住。”
两个身影被陶三斗的喝斥声吓的一时间慌了手脚,颤抖的转过正脸,愣愣的站了下来。
“李宵、王林,你们两个不去厨房帮忙,鬼鬼祟祟跑到这儿干吗?”
两个仆人吱吱唔唔半天,也没说出个一二三来。
气得陶三斗胀红了脸,开口骂道。
“你们两个,给我滚回厨房,连屁都不敢放一个,就别出来丢人现眼。”
李宵、王林恨不得快些听到陶三斗驱逐的话语,两个人大气儿不敢喘,端着肩膀一溜烟儿向厨房跑去。
已经确定离开了陶三斗与元忠的视线,李宵即刻昂首挺胸的样子,冲王林说道。
“兄弟,我看他们还能牛到什么时候,这回庐江公主可成了我们的救星了。”
一直蜷缩着身子的王林,此刻却突然变了一个人,两只胳膊抱在一起,扬起嘴角与李宵说道。
“兄弟,我们翻身的时候到了,等缉拿了陶三斗,我一定扒了他的皮、挑了他的筋、抽了他的血炖汤喝,哈哈。”
“你们想扒了谁的皮呀!”
两个人正在得意忘形之际,突然,他们的肩膀之上同时出现一只手,轻蔑厉声的言语将两个人吓得心惊胆战、魂飞魄散。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