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哈哈笑道:“好!好!说得好!”又道:“这位姑娘是谁啊?”
吕布忙道:“义父,这是我的朋友貂婵,孩儿刚才正和她用餐。”
一个细细的声音叫道:“既是两人吃饭,为何又有三副碗筷?”
我的心猛地一跳。
吕布沉默了一会儿,悲声道:“王大人有所不知,布出身贫寒,曾经四处漂泊,无以为家,幸蒙义父不弃,收留了孩儿。赠白马,赐宝剑,给了孩儿一个施展报负的机会。孩儿常想,义父对我的知遇之恩,比生我养我的亲身父母,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因此,孩儿每每常在餐桌上多摆一副碗筷,提醒自己时刻记住义父对我的大恩大德,同时不求千岁万岁,也要祝愿他老人家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哪!”
我终于松了一口气,心想若不是吕布的拍马功夫已经练到这般炉火纯青的地步,我这次怕是难以全身而退了。
董卓哈哈笑道:“孩儿诚心可嘉,王大人不必多疑!”
又一个粗犷的声音啧啧赞道:“吕将军真是个大孝子啊!”
吕布笑道:“华将军言重了!”
董卓反客为主道:“来!奉先,王大人,华将军,既来之,则安之,大家共图一醉,如何啊?”
我暗骂董卓王八蛋,老子尚在桌下,你还来喝一晚上酒,这不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吗?
这时三人已经答应着坐下,我眼前多了六只脚:两只黑脚,两只大脚,两只细脚。细脚肯定是谋士王允了。
只听得大脚方面传来华雄的声音:“恭喜主公抄获逆贼蔡邕全家!”
吕布忙问:“义父,这蔡邕犯了什么事,惹得您老人家这么生气?”
董卓叹道:“还不是为了那传国玉玺!”
听到“传国玉玺”四字,我的心不禁一跳。
其他三人讶道:“传国玉玺?”
董卓笑道:“传国玉玺就是史书上说的和氏璧。”董卓说话的时候,他那两只黑脚也开始有频率地抖动。
董卓又笑道:“前几年我在洛阳宫中时,在献帝那儿看到这玉玺。听说这玉玺是无价之宝,驱邪医病无所不能。我于是想,这么好的宝贝,与其给那无能的献帝,不如我自己留下来享用。”这时,他的黑脚抖动得更有劲了,频率大概已经超过200次/分。
细脚方面的王允媚笑道:“主公说的是!天下唯有德者居之,放眼天下,又有谁的德行能超过我家主公的?”
吕布问:“那蔡邕又怎会和玉玺扯上干系了?”
董卓冷笑道:“后来蔡邕知道了这事。他自以为是汉室的救星,于是想尽种种办法巴结于我,还跟我到了长安,想找机会偷出玉玺还给朝廷。饶是他处心积虑,又怎是我的对手?今日我故意把玉玺让他偷走,他拿玺回家之时,我就带兵跟在他后面。他一进门,我就给他来了个人赃俱获,抄家没产。”
王允直叹道:“主公英明!”
华雄冷笑道:“蔡邕是什么东西?敢和主公过不去,这不是找死吗?”
吕布大笑道:“我们尽情喝酒罢,甭提这些不开心的事了。义父,到底这玉玺是什么宝物,您可否拿出来让孩儿开开眼界?”
董卓笑道:“这倒也无妨。”董卓说这话时,一双黑腿已经停止了抖动,但他左脚却在桌下抡了个半圈,搭在右腿膝盖上翘成了个二郎腿。在这个过程之中,他的黑脚踢到了我的脸上。
董卓以为这一脚踢到了貂婵,忙轻笑道:“貂婵姑娘,sorry,我踢到你脚了。”
貂婵一句话没说。
这时,桌上传来了“啧啧”的称赞声。
王允叫道:“果然是宝物!”
吕布喝道:“如此宝物,天下罕有!”
华雄直叫道:“好宝贝!好宝贝!”
突然,吕布大叫道:“门外是谁?”马上我就听到了门窗破裂的声音,想必是吕布跳出去抓窗外那人了。
只听吕布在外面叫道:“狗贼!哪里跑!”突然又“啊”地叫了一声。
董卓、华雄连忙跑了出去。
我脑子里忽然如电光火石一闪,明白了吕布的一片苦心。他叫门外有刺客,用的是调虎离山之计。他“啊”地叫了一声,肯定是自己刺了自己一剑,用的是苦肉计。其实门外根本就没人,吕布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想引开三人,让我有机会趁乱抢走玉玺而已。
当下我轻拔出剑,一剑刺入王允腹中,滑出桌底,拿上玉玺就从后窗跳了出去。谁知人算不如天算,我没想到这后窗外根本就没有路,而是一个偌大的水池。我水性一向不好,这一来可成了致命的弱点。
这时董卓、华雄二人已经意识到玉玺被偷,华雄一边大叫道:“来人哪!抓刺客!”一边和董卓赶到了后面,一会儿,大批卫兵赶到,围住池子,我顿时成了池中之鳖。
起点欢迎广大书友光临,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