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说冯晓刚来了劲,“不是我说,不用做票,四千万没问题。”
“行行,最后给我个红包就是了。”郭岳还不忘钱的事。冯晓刚指指董婕,“丫头,你男朋友是个黄世仁,跟钱比跟你好。”
董婕红着脸,“谁是他女朋友啊。”
郭岳看不下去了,这老货说不过自己就转移目标,“行了,行了,说正事,说正事。”
“你有正事?听说你在台湾不是活的挺滋润的嘛。”冯晓刚明显的不信。
不去理董婕这个好奇宝宝,郭岳想了想,“这部电影火是一定的,怎么样,有没有人找你拍电影现在。”
“有,不过最近我不想拍。”冯晓刚也不跟哥们说瞎话。
“哦,是这样,我有个想法,算是一个故事。”郭岳思考着脑袋里短短的故事。
“你说说,我听听。”冯晓刚听是这事,还是挺有兴趣的。
“我说,你敢不敢拍艺术片。”郭岳挑着眉毛,先得刺激这家伙。
“有什么不敢的,只要上边敢放我剧本过。”冯晓刚当然有这个种,不然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执着于要拍《狼狈》。
郭岳放心了,“我是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导游,带队去旅行,旅途中邂逅一位女孩。”
“伊豆的舞女!”冯晓刚眼中放着光。
郭岳抓起冯晓刚的手,“同志啊,我终于找到组织了。”董婕看着这两个大男孩玩起来,遮着嘴笑的开心。
“当然,我承认,这一段是向大师致敬,我的故事接下来才是关键,这个女孩敢爱敢恨,当男导游回去之后,女孩一直给男孩写信,男孩却因为各种原因不回信,男孩的妈妈看不下去了,就帮男孩给女孩回信,一直给女孩一个心灵上的安慰,若干年后,女孩终于有能力走出家乡,来找寻这个男孩,男孩却出国了,但是女孩依然收到了男孩的信,邮戳却是在国内,ok,现在缺个结尾。”
冯晓刚半天没说话,“嗯,我说,这个男的年轻不太好吧,要是中年男人如何。”
“我怕你衰运延续。”郭岳是真有点担心这个。
“不一样,不一样,这个不存在肉体的关系。”冯晓刚思索着,“好主意,好主意,你还别激我,我真拍,最近写个初稿给我,等我过年忙完了,就筹备这个事。”
郭岳那个得意啊,就怕你老不上钩,上钩就不怕你反悔,反正自己没损失。兴致一起来,两人就聊开了,一聊就忘了时间。董婕忍不住打了个哈欠,两位臭味相投的人士这才注意到月亮都高挂了,“我送你。”郭岳跟着告辞的冯晓刚起来,两人继续交谈着去了楼下。
顶着寒风,余兴未了的两人又闲扯了一会这才各回各家。回家一看,董婕已经睡了,郭岳也省心,去书房趁热打铁先把大纲写下来。
郭岳想到这个故事,还是一次看综艺节目,一位艺人年少时的风liu经历,郭岳取材一部分相遇时的故事,主要还是想表达当爱情慢慢沉淀,冲动消失之后,爱情会慢慢变为亲情这个主题,而用什么表现这一主题,恰巧不是用男女,而是用情人的妈妈和女孩,这两个看似在爱情上不相关联的两个人来表达。
咬着笔头,郭岳写下题目,《情书》,这个被广为使用的名字,心目中,这部剧应该是女性题材的爱情剧,男角色的出现只是为了衬托这份爱情的瑰丽,所以男角色一定不能抢戏,一定不能太出名,而且不能用葛尤,这是一部正剧,不能用谐星,思来想去,郭岳觉得内地还真没有人适合这个角色,这个角色需要一点浪子的气息,又需要一点柔情,更需要一点绝情,香港的想不到,那就只剩台湾了,郭岳眼睛一亮,张振啊,演艺世家的张振,有这个优势,更有这个潜质,再者,郭岳上辈子颇为欣赏张振,不管是《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11岁的出演,还是《春guang乍泄》里不比梁潮伟差的眼神,张振来演这个角色都很合适,但问题是,这个角色如果是设定为中年人的话,会更有社会话题。
郭岳仔细的想着这个问题,如果设定为青年人的话,会更加富有浪漫艺术气息,当然也不乏社会话题,只是相比于中年人缺少一点家庭概念的元素。还真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郭岳一开始就卡在这个问题上了。
背叛,郭岳脑袋里突然想到这个词,爱情有背叛这一说吗?很难说清楚这个问题,那么如果用中年人来表达的话,他忠于了家庭,背叛了爱情,或者忠于了爱情,背叛了家庭,好像都很难获得道德和社会的双重认可,这就是设定为中年人的硬伤。
那么如果是一个年轻人呢,他来到一个和他的世界完全不同的地方,遇到一个完全不同的女孩,他们精神上相恋,却又绝情的离去,回到家,心理高筑防卫,最后逃离,郭岳越想这个角色越是出彩,完全不用背负负心的骂名,需要表现的是内心的挣扎,表现一种格外的情愫。
长出一口气,万事开头难,希望开个好头。
-----------------------------------
长假,终于快要结束了,同志们顶起来啊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