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简介:
俄罗斯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研制T-80主战坦克,1983年投产,1984年首批出厂。与T-72相比,T-80最突出的特征是采取了燃气轮机,且其125mm主炮可做为导弹发射器,配置AT-8“鸣禽”式反坦克导弹。
T-80的总体布置继承了前苏联的各类型主战坦克。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双人炮塔位于中部,动力舱后置。炮长的位置位于炮塔左侧,车长在炮塔右侧,车长同时负责操纵炮塔顶部的12.7mm高射机枪。动力装置采用燃气轮机,位于车体后部。除T-*之外,前苏联二战后所有主战坦克原来一直都将发动机排气口安装于车体左侧靠近车尾端。而T-80的长方形排气口则安装于车尾装甲板中央。
T-80的主炮为125mm滑膛炮,配置了自动装弹机,可发射(尾翼稳定)预制碎片榴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电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外,还可发射“鸣禽”反坦克导弹。炮塔旋转范围360°,俯仰范围为-6°~+14°。火炮装有双向稳定器。
变型车
T-80——基准型号车,生产量小。
T-80B——首批量产型
T-80BK——T-80B的指挥车型,装备有附加通讯装备。
T-80BV——安装了反应装甲的T-80,战斗全重42,500kg。
T-80BVK——T-80BV的指挥车型,装备有附加通讯装备。
T-80U——与1989年首次展示。北约称此车为M1989。采用柴油发动机,而非燃气轮机。采用了与T-80完全不同的发动机上装甲板。安装了新型的车长指挥塔。炮塔两侧各有4具烟幕弹发射器。采用了新型观测与瞄准设备以及新型防护装甲,包括装甲侧裙板。
T-80UD——以1100马力的柴油机替代了燃气轮机。
T-80UK——T-80U的指挥车型。
T-80UM——采用1250马力的燃气轮机,安装了新型火控系统。
T-80UM1——又名Bars,即“雪豹”。加装了“拖托拉-1”(shtora-1)辅助防御系统和大功率发动机。
T-80UM2——采用新型铸造炮塔。
BREM-80——装甲抢救车。
T-84——由乌克兰改进的T-80。
主要识别特征:
车体上装甲倾斜,装有“V”形防浪板,炮塔居车体中部,动力舱后置。通常车体尾部装有自救木和附加油箱,并有一方形排气口(T-*系列无此管)。
球型炮塔,机枪弹匣在炮塔左侧,储物箱在右侧。潜渡通气筒水平放置在炮塔尾部。125mm火炮装有热互套和抽气装置。顶部右侧装有一挺12.7mm高射机枪。主炮两侧安装有烟雾弹发射器。主炮右侧还装有红外线探照灯。
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装有侧裙板。与T-*与T-72不同的是,动力舱左侧无发动机排气口。负重轮大于T-*的负重轮,第一、二、四、五负重轮之间有明显的间隙。
现状:
生产中。装备塞浦路斯、巴基斯坦、俄罗斯、韩国和乌克兰。
制造商:
俄罗斯基洛夫工厂(KirovWorks)、鄂木斯克、乌克兰卡尔科夫。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