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重生之穷济天下> 第三百五十三节、前所未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三节、前所未有(2 / 2)

本来在这场权利斗争中卢日科夫是有望接掌新的权柄的。只是在关键的时候偶莫斯科卫戍司令改为支持一个叫叶利钦而且有家族性心脏病的家伙。所以现在地莫斯科有两个政府。而原政府其实已经失去了镇压的能力。这才会出现在一个城市有两个并行的太阳。

“你们家老爷子现在有什么想法?”

“没想法!大老板的意思是静观其变。”

“那你找我来干什么?”

“关键是现在出现了变化。不知道是谁的嘴不严。咱们那个食品换技术的计划被曝光了。现在临管会向咱们的外交部发出抗议。可莫斯科的新主人却发出了另一份意见书。声称那种交易可以在新政府的关怀下变得合法!”

这下我和赵宏林都摆出了一副头痛地表情呆立不动。且不说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回应。关键是这种机密的交易就这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我真的很难想象这对报复心很重的俄国人来说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

过了好一会我才转动一下有些僵硬的脖子:“老头子的意思是让我自己处理这种事情是吗?”

他点了点头算作是回答成吗?”

赵宏林一口气爆出了一长串地名字。不过在这其中我听到了大多数都不认识的家伙。除了那个非议极大的总统之外。就只剩下外长这一个人选是我熟悉的名字。而这个人有着极强的亲西方情结。

“先别轻举妄动。发函给卢老头问问他为什么计划会曝光。还有就是通知各贸易站加大拉拢当地人的力度。国内的倒爷只要保证自己的货物质量。那么放开以前限制的人数。现在地苏联已经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权。没有人会在意集市的规模了。”

我没想到这个世界变化竟然这么快。但更没想到这个世界和我开了一个大玩笑。本以为临管会这个不曾出现的东西能多拖延一段时间。不过现在看来这已经是极限了。而新地当权者竟然又是留着分头地家伙。甚至整个权利移交的过程有有些雷同。也许我早一些和卢老头接触就能加大他的影响力。可惜这一切做的慢了一拍。也就让这个蝉联多年最有“影响力的地方官”头衔的老家伙与最高权力失之交臂。

我之所以克制自己的情绪是有原因地。虽然我清楚这个新政府过不了多久就会成为俄国地唯一合法政府。但是我更担心那个白痴外长的外交策略。如果他如同上辈子一样狂热地追捧欧美。那么我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至少需要偃旗息鼓的等到他下台才行。谁让叶利钦在一开始那么信任自己的这个外长呢。

苏联就是闹的天翻地覆我们这边也需要照常过日子。所以老人们还是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国内的建设上来。因为运十的投产让上海成为了中国另一个飞机制造基地。但是出于战备的角度考虑那里并不适合作为大飞机产业基地。上辈子我们实在开战的可能性很小的情况下才又开工建设飞机制造厂。这辈子冷战还没结束呢。而且一旦苏联解体。俄国政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控制那些军队吗?那庞大的核武器储备究竟会落到什么人的手里?这一切都是不稳定的因素。所以他们觉得不能将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新飞机场的选址就显得至关重要。

“选在了沈阳?”我对这个决定有些摸不着头脑。

西安是我们另一个大型飞机的制造基地。我手中的运八就都是在那里制造的。可西安周围的重工业不如沈阳发达也是现实。但沈阳离对方过近了吧?我看不出这有什么安全性可言。唯一的优势就是能随时得到周边重工业工厂的支援。

造飞机是个技术活。来不得一丝马虎。因为那关系到好几百条人命。而这次预计在沈阳制造的型号也很让人有些奇怪。首先它不是我熟知的运十。而是体型更大的一种新飞机。可惜从我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这款“先进”的玩意还停留在设计图纸上。而最为重要的发动机同样还没有研制成功。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我第一个给赵宏林大电话:“他们在着什么急?以咱们的开发速度就是发动机已经上台架试车再建厂房都来的及!”

不是我小瞧中国的研发力量。只是这中延续下来的体制让我并不看好而已。在国外是有什么技术就造什么东西。而我们正相反。因为技术上的落后。所以总是先突破关键技术。然后再按照设想来组装新东西。可有些技术并不是我们发挥精神原子弹就能管用的。比如发动机叶片的成分与加工。所以说在核心的发动机还没有看见实物的时候我们这么着急的建厂房就有点太心急了。

新飞机的设计指标很高。如果真的能制造出来的话绝对是跨越式的发展。不过现在运十除了我和民航部门在使用之外。就只有一些资金不足的小国愿意购买这种相对廉价的客机。所以说运十的盈利点还没有达到。现在就这么着急的兴建大型飞机制造厂。一定是看到了未来空军与国家的需求。所以未雨绸缪的开始建设第二座基地?虽说我刚拿到新材料的配方和焊接工艺。这可以作为大飞机的外壳材料。但是发动机难道还要受制于人吗?

就在我的对这些消息如坠云里雾中的时候。赵宏林却风风火火的跑回来告诉我一个消息:“他们说如果我们能提供更多更广泛的援助。那么愿意和咱们合作进行伊尔-86的改进工作!”

伊尔-86啊?原来如此!感情新基地是为这个而生的。这架飞机做为苏联航空工业的第一架360座级机型的确是划时代的。不过当初为了勉强达到这个载客数可是牺牲了航程与经济性。所以说这不是一架优秀的客机。而苏联方面虽然一直都想改进它。但捉襟见肘的财政只能用在更迫切的两极对抗上。所以这玩意一直是改改停停。没有多大的起色。苏联解体之后就更是缺乏资金。而且苏制客机在市场上也跌倒了悲惨的地步。当时的俄罗斯政府还希望向咱们推销它的改进型。只是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后我们并没有选择它而已。

更多的支援?这句话肯定也不是向我说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用不了多久王老头就会打着我的旗号去“招摇撞骗”了。而叶利钦会惊讶的发现。这个被自己外长称为随时会经济崩盘的邻居竟然会如此大手笔的参与到俄国的市场经济改造当中去。当然名义上是我这个私营业主在进行这一切。既然想通了这个问题。那么我就不再犹豫。反正都会被王老头利用。索性我就做的更彻底一些。

我对赵宏林下达了第一道命令:“去通知所有在苏……不。在俄人员!从现在开始我们不再接受卢布。只接受硬通货。但是如果有人拿着我们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某种材料的配方。或是某种我们不知道的加工技术。那么这些人将会得到贵宾级的待遇。如果他们想来中国定居的话。我们也负责一切事宜!”

赵宏林知道我想干什么了。不过他却眯起了眼睛:“你觉得敲老头子的竹杠是一件很过瘾的事情吗?”

“别这么说。我这也是未雨绸缪。再说现在那片土地上的政权更迭还不到最后的时刻。许多俄国人还处在观望的状态中。你现在就是勾引他们来中国也是没有多大效果的。只是当他们真的想离开那片伤心地时。第一个能想到的是我就行!”我尽量的想在赵宏林面前显得人畜无害。只是这家伙太了解我了好像效果不明显。

走出去没多远的他又折了回来:“差点忘了告诉你一件正事。我妹妹她要你尽快的赶回北京!”

我很憔悴的告诉大家。我终于发现了自己的极限……(。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