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四章(2 / 2)

“德治?”赵玄冷笑了两声,“德治了几千年,现今天下亿万黎民不还是在饥饿中挣扎,又有何好处?”

在场众人纷纷失色,为赵玄大逆不道的话深感震惊,连吴清嫣也变了脸色。儒家的圣贤之道早已在中国立下牢固的根基,从来也没有人想到要打碎这个基础。

当中国还没有在政治上积累足够的技术经验时,就迫于天时、地理、人和的因素,先取得了政治上的大一统,这种政治统一是一种历史地理性的组织和群众运动。至圣孔子与亚圣孟子都已经利用天生的才智看穿了中国在长远的将来命中注定乃是一个庞大的农村社会,而技术缺乏则使得庞大的官僚体系无法将亿万平民的所有事端处理得明白无误,因此儒家在治国时虽然使用间架性结构,但仍需使用人本主义加以调节。

人本主义的调节,强调所有人要提高道德,各安本分,按照一种事先规划好的理想状态展开活动,以此来减少事端之发生,从而使整个天下处于平衡状态之中,维持大一统的局面,以便调动全国资源与东北、西北的游牧民族相抗衡。即是要维持平衡,又由于技术缺乏,中国的组织必然要以最落后的农村部门看齐,这也是官僚薪俸不高的原因之所在,“均贫富”理想也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因此纵然社会中出现先进部门,但亿万平民却无法从中得到好处,官府会为保持平衡而对先进部门严加管制,造成全社会在低水平上的平衡。亿万平民在温饱线上挣扎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了。

“殿下否认道德之功,乃是舍本忘宗。”谋士的修眉高高挑起,毫不客气的道:“先贤即曾言以德政感化万民,则民自安。我大宋之所以得天下,正是因为太祖以仁义为本。正如盖房之前必打地基,这道德就是基础。”因为赵玄的提出的意见具有的冲击力太大,谋士甚至没有想到反问不以德治国,该以何治国,因此反驳的并没有针对性。

“胡说八道。”赵玄轻蔑的道:“我怎么看不出道德是基础,这难道是靠嘴说的吗?此其一。”赵玄一直觉得法制才是基础,从来没认为道德可以凌驾于法制之上。“其二,我并不否认道德之功,只是说德政并一定好用。”

听了赵玄的第一个反驳理由,谋士顿时语塞,其实他的类比并没有直接的相似性,只是说明道德的重要性,赵玄一旦将此点提出,他并无法证明。

“那玄殿下认为该如何治国?”吴清嫣眸中异采不断的跳跃,半途中插嘴问道。

“以法制为规则,以利益为动力,最后则以道德为辅。”赵玄的话不啻是将儒家的核心拉到最低点。

“原来是法家门徒。”谋士神色间大为轻松,法家在与儒家的交锋中虽然未曾消失,但最后的事实却是儒家完全占据了上风,因此谋士并不惧法家弟子。儒术之所以在中国占据领导地位,并不是因为汉朝之独尊儒术,而是中国历史的抉择。一个缺少技术的官府无法治理自己的领域,只能用道德来加以管理,以道德为核心的儒家自然而然的被抬上领导地位。但儒术并没有明白此中道理,只是以为自己思想高人一等才最终获胜。虽然不能说他们认为的不对,但更进一步的说,不如认为是中国的地缘政治选择了儒术。

“以刑法治国,只在秦朝时施用过,不出二代而亡。学生倒要向殿下请教,如何以刑法治国?”谋士讥诮着道。田奉武与吕安同时暗叹着气,生怕殿下答不上来。

赵玄感受到吴清嫣用灼灼的目光看着自己,也知道赵曮的怨毒目光正一次又一次的“刺穿”自己,当下觉得怎么也要博美青睐,气气赵曮。“请问这位先生高姓大名?”赵玄先拱手问道。

“不敢,学生姓许,名修。”

“许先生关于‘法’之一字还要多加研究,我只说是以法治国,先生何故只想到刑法?”赵玄晒笑道。

许修大大的一怔,有些不安的道:“除了刑法,难道还有别的法?”他的眉宇间一片不解。

中国的法制一向不健全,由于亿万小自耗农的规模太过庞大,又受到道德的压制,民法一直无法在中国民间展开,所以中国古代只有刑法,并无民法。虽然宋朝时,民事纠纷越来越多,但一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也没有成例的沉淀,因为道德总是会在半途杀出,使得同样的事件有着不同的判决。仗义杀人者在道德的名义下不仅可以不受到任何惩罚,反而会被认为是义士,名利双收;一毛不拔者纵使其产业带来千万人就业,在道德的名义下仍可能破家。

“当然还有其余的法,比如说解决民间纠纷的民法,裁决商人之间关系的商法,……算了,今天不说了,我还有事,先走了。”赵玄看到众人脸上迷惑不解的神色,颓然的收住了话。

吴清嫣妙目中射出热烈的光芒,“殿下正说到精彩处,为何急着要走?不如到清嫣住处才谈上一会。”她受陈瑶青之怂恿,建立这芳菲香草轩正是为了探寻救国之策,所以对任何新奇学说都有浓重兴趣。

赵曮整个脸完全变青了,连眼光都青莹莹的。

“学生还要请教,民法、商法如何治国。”

赵玄骑上了马,手里的马鞭转了一圈,然后对许修道:“这就是我先前所说的以利益为动力。将天下亿万黎民用利益的绳索穿连在一起,则不用官府调度,整个社会自然紧紧有条。”也就是说不再用官府来调度资源,而是用市场的准则来代替。

赵玄猛的一拍马,健马向前一窜,空中只留下了赵玄的话声,“今天就到这吧。”

“皆是反逆之言,大违先圣本意。”待赵玄走后,赵曮怒道。许修仍在埋头苦思,并没有听到赵曮的话,否则也有可能赞同。吴清嫣则反而辩解了一声,“今天玄殿下并没有完全将自己意见说明白,不如明天清嫣再邀他来一次。”

这一次赵曮的脸色胀成猪肝色,吴清嫣明显是对赵玄“有意思“了,虽然与他理解的不太一样,但如此也足以让他妒火飞腾。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