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飘零> 第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八章(1 / 1)

无为道长拿了把铁锨和些树枝回来,用树枝捆做一把扫帚。李逸打理了院落的残花,地是封冻的,无为道长把铁锨都挖弯了,方挖了一个大坑,将回春子的遗体安稳地放在了里边,然后覆上了厚厚的梅花,最后才填上黄土。二人上了香,又拜了拜才算安顿完毕。

无为对李逸道:“都头明日便回兵营吗?”

李逸“嗯”了一声道:“我却是这样打算,道长今后去哪里?”

无为道:“我暂时留段时日,观主待我不薄,等过了七七忌日再走也不迟。”说着拿过一个小包裹、一柄剑,道:“这是回春子道友给你的!”

李逸急忙把包裹打开,里边除了一本手写《郎然子炼气法门》外,还有一封书信。书信原是回春子道长前两日写的。大意是说他一生没有授徒,大限前恰巧救了李逸性命,算是有缘。但不想强迫李逸入门为道,学习道家思想,他师门治世著作自有无为道友珍藏。而吐纳之学关系道门内丹修炼法门,是不二之秘,断不会轻传其它门派。惟有视李逸为俗家弟子,也好让师门秘籍得以流传,故期望李逸能以他的传人自居。另有长剑一把,名曰“秋风”,一并送与他了,望他能善待这把剑,多做道义之事。

再打开那本《郎然子炼气法门》,第一篇草草介绍了郎然子其人。原来他是半路出家的举子,后于洛阳通元观得道大成。

李逸早知郎然子的“儒仙”大名,其时尚有“醉仙”谭峭、“睡仙”陈抟、“剑仙”吕洞宾,这四仙乃五代和宋初时最著名的道家内丹大家。第二篇是一首劝喻长诗,而后各篇是吐纳行气之法。李逸略一过目,知非朝夕可成之功,便收了起来。

对无为道长道:“李逸蒙两位大恩,又得回春子道长弟子之情看待,授这等绝学,李逸如过早离去,心中定会永远不安,我要和道长一起守墓到七七天数,尽些弟子本分。”说完又跪到回春子坟前口称弟子,三拜九叩方起。

无为微微一笑,道:“这才不枉你二人相识一场!”

第二天,狄青带了三五个弟兄,用马驮了好多东西来到观里。见李逸康复,大是高兴,闻言观主故去,自是在坟前拜祭一番。李逸向他请求边养伤边守墓,大概要在这里呆上两个月,狄青一口允诺,答应回去再向范元帅禀明。他这次来带的东西原是为答谢两位道长之恩,有米粮、腊肉、干菜、燕窝、人参、酒水等物,恰好可让李逸二人平日吃用。狄青临走时悄声问李逸道:“范元帅对你颇为担心,昨日便派了苗汀兰来照拂。她本不愿来,又不好对元帅推脱——兄弟你却是如何招惹了她,昨日她怎么来了又回去,还哭哭啼啼的骂你,连风寒兄都哄她不好!”

李逸实没想到苗汀兰会如此爱掉泪,心中很是不安,道:“我昨日心情大坏,语气多有得罪,你回去多替我说项。日后我再陪个不是。”

狄青道:“只好如此”新年刚至,军营便开始忙碌。白虎营要一面招幕新的兵卒,一面训练马术,待大批战马运来,便要彻底成为骑兵营。因而狄青近来颇是忙碌,也无暇多呆,休憩片刻就回返了。

李逸二人落得清净,每日来无为道长都给他煮些吃的,而他自己却是不食,单单只是稍许饮些酒水,然后就去楼内找些道家经书来看。李逸独自守在坟边,无聊时就拿出那本《郎然子炼气法门》细细来看。

道家所谓炼气,实为吐气纳气之术,用后天而补先天之不足。传说黄帝时便有人修炼强身健体,后历代相传习,愈加博大精繁。到得唐末五代之时,经道家发掘,更是远胜从前。“儒仙”郎然子乃炼气修炼的绝顶奇才,博采众长,独创周天功法,辞世前在西京洛阳的通元观立碑,在上面留诗三十余首劝喻世人。

在《郎然子炼气法门》记述的一首为:

尽求点化要肥家,忘却形枯丢岁华。

未及中年身己老,正当强壮鬓先秋。

兀兀甘髓逝水流,亡命亡躯自此来。

只此云霄应有路,算来人命岂有天?

莫言古道人难会,自是顽夫不学仙。

勤呑津液过千口,长记存神听五更。

虽然未得升天去,应有寿星录姓名。

世间最貴真堪重,除却人身总是空。

诗中大致是说——人若一生只是要寻花问柳,贪财好酒,到了暮年时疾病缠身,求神求医而不治,岂不枉丢了性命,还不如多多修道强身,或可成为长寿康健之人!

《郎然子炼气法门》即是周天功法的修炼之道。气从尾闾穴至泥丸宫,泝流而上,再从泥丸宫下贯丹田,再接尾闾,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并言道:夹脊双关至顶门,修行径路此为根。华池玉液频频咽,紫府元君遣上奔。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存。一朝得到长生地,须感蹉跎又一旬。

李逸自幼随祖父习武,炼气之道也算有些成就。看着郎然子的修炼之法很是新鲜,且大异寻常,偏偏又似乎最是正道。习练者只要按着任、督行气,周而复始三十六或者七十二周天即可。全然不似寻常法门般按身体脉络分而行气,且要遍及四肢皮肤那般麻烦。

任、督二脉与十二正经不同,因循行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八脉之二,二者联系十二正经,对十二正经又有灌溉、调节作用。任脉总全身之阴经,督脉总全身之阳经。两脉本无关联之处。郎然子笔记中却言道——如果舌顶上颚,即可连通任、督二脉,可谓怪诞之极。

道观之中人迹罕至,除了偶尔的麻雀啼鸣外,极是安静。李逸坐在石椅上,舌顶上颚、五心朝天、双眼略合,依法开始修行。李逸的内力虽有根基,却是远非元昊之流那般浑厚,他幼时虽修行内功时,虽炼过正经、经络诸线,却是未曾修炼过奇经。因而起初几日,每每内气行至要穴,都是疼痛不止。运转一个周天都是困难,更莫谈七十二周天。

几日之后,李逸不禁稍有灰心。也渐渐有了孤寂之感,修炼的时候心不在焉,悠悠然然想起了柳飞莺,想起了她妙计天成,帮着自己在伏龙山麓打败了宁令哥,又在自己负伤时暖语喂粥的情景,顿生思念之情,正魂不守舍间,内气突然在任脉里脱离了束缚,竟是四散而窜。李逸巨痛难忍,豆大汗珠顺着面颊滑下,他心中大惊,收紧心神暗自聚气,却是如何也收拢不住……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