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向天再借五百年> 第二章 勤王之师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章 勤王之师 二(2 / 2)

“罗公,待会我召集众将,任命你为军师,你意下如何。”刘斌准备把罗贯中正式介绍给众军认识。

“老夫都是行将就木之人,要这个名义作甚,就跟随主公做个幕僚就行。”罗贯中推辞道。

“罗公你过谦了,你深通兵法,斌尚是一门外汉,还得仰仗你多多教诲,且俗话说名正言顺,你任军师参知军事方能服众,你就别推辞了。”

“那好吧,一切听凭主公吩咐。”

“好,那罗公先休息吧,我过去看看军士。”

刘斌和黄宇来到军士们身前,军士见他们来到,纷纷起身相迎,一一施礼。刘斌不住地示意大家好好休息,不用太过拘礼,但军士们还是小心翼翼,不敢怠慢,倒是不时有军官和后面的黄宇开起了玩笑,刘斌不由得苦笑,这两年这支骑兵训练十分严格,但在严格之余在有的方面自然也要放松一下的,黄宇就常常出来唱这个红脸,而自己自然是白脸了。有时刘斌对黄宇抱怨,说要换换,黄宇笑称谁让你是主帅呢,自然是你来当恶人了。

平常的训练成果现在体现出来了,虽然赶了一宿的路,大家都很疲惫,队伍却也没有散乱,一万人马依照编制各自分散休息。马匹被集中看管在了一起,黑压压的一片看上去很是壮观。刘斌信步在军中穿过,来到了他的亲卫营中,众人看见刘斌来到,早早地站了起来,起身相迎。

刘斌一眼就看见了李大牛的身影,笑道,“哦,这不李大牛么,怎么样,到中军来还习惯吧。”

李大牛摸摸脑袋,道,“这里吃得也好俸禄又多当然好了。”

众军听了都哈哈笑了起来,只有辛戈狠狠瞪了李大牛一眼。

刘斌看看四周,找了块石头坐了下来,让大家都坐下了,便询问起这些士兵的情况来。开始大家都还畏于他训练时的威严,不怎么敢说话,只有这李大牛初来乍道,无所顾忌,和刘斌谈笑起来,大家见刘斌和蔼可亲,且黄宇也在和军士们闲聊,渐渐地也没了畏惧之心,和他们说起自己的事情来。

“将军,马上开饭了。”一人来报。

“哦,好,我们今日就在这里吃饭了,我们边吃边聊。”刘斌笑笑。

“这里环境简陋,将军还是……”辛戈道。

“不用了,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吃,军士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刘斌摇头道。

众人见他注意已定,只好由他去了。

不一会,伙头军把饭菜送了上来,稀饭加白面馒头,还配了一些咸菜,这在当时军中已经是非常好的伙食了。众军士吃的是津津有味,刘斌向来吃不惯馒头,只忍着吃了两个。

“这次你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上战场,怕不怕?”刘斌问道。

“嗯,有什么好怕的,大不了就是死嘛,再说跟着将军,让我干什么都成。”李大牛率先道,他嘴里还塞着馒头,看上去很是滑稽。

众军也都暂时停下了筷子,齐声应道。

看见众军士坚定热烈的目光,刘斌又欣喜又心酸,喜的是自己几年的努力下来终于抓住了这些军士们的心了,心酸的是虽然这些士卒地位底下,大多数人还目不识丁,但自己所做的也不过就是让这些士兵天天有白饭,隔天有肉吃,这就换来了他们的忠诚。

刘斌心里叹了口气,“几天后就要上战场了,不知道能有多少人回来。”

当然刘斌也只是心中想想,脸上丝毫不会表现出来,从古到今的名将的治军之道太半如此,虽然有愚民的成分,可这在当时是非常正常的。按照此时的军制这些士兵什么都得不到,甭说拿钱了,每天能有碗饱饭就不错了,还不照样得卖命。刘斌是一个务实的人,向来信奉在你有能力改变环境之前,先得适应环境,真要改变这一切,还是得将来自己有能力了再说吧。

“众军听令,脱去盔甲,换上便服,依次登船。”吃过饭,休息了一会,刘斌下令道。整个码头马上忙碌了起来。

刘斌站在船头,极目远眺,一时间思绪万千。自己来到明朝已经三年了,想想以前的事情,真的像是做梦一般,虽然自己所做的一切都非常顺利,但是自己却从没有真正的开心过,只是为了生存一步步地走下去。

这时,身后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

“怎么了,想什么呢?”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还是活在现代舒服,像我们现在也算是个一方豪强了吧,可这一切感觉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

“都好几年了,还有什么不真实的。当初我不比你更想回去,不也挺过来了么。你该不会现在不想干了吧。你可得知道从我们走上这条路的那天,就已经没有退路了。要是你这个主帅这样,其他人又怎么会有信心呢。”

“没什么,我也就是发发牢骚罢了。”

“那好,骠骑营的将领都到了,都等你呢。”

刘斌缓缓走回船舱中,骠骑营千总官以上的将领已全部立于两侧,见刘斌归,齐声起立道:“将军。”

刘斌稍稍举起左手,从两旁人列中穿过,来到首位坐定,示意众人坐下,说道:“众将受累了,恐怕大家有不少疑惑吧。”

“不错,将军,末将还是有所不解,我们既然是去京师勤王,为何不和大军一起,而单独由水路前往呢,而且还乔装前去,如果是分兵两路的话,恐怕我们兵力不足啊。”辛戈也已经看出了一些端倪,率先发问道。

刘斌环顾众人,大多数人都面露疑惑之色,让刘斌略觉失望,看来自己手上能人还是太少了,不过右首最末一人引起了刘斌的注意,这人面色如常,似乎已有所得,刘斌记得他是三营新近提拔的一名千总官,名叫石烈,平日寡言少语,也不是很引人注目。

虽然刘斌想问问他看他究竟想到了多少,可此时询问一名小小的千总官,于情于理都有些说不过去,所以刘斌决定以后留心一下此人,看他日后能否有所表现。

“想必你们都有这个疑问吧。其实杨将军率领的大军不过是个幌子,我们骠骑营才是真正的勤王之师,我所做的这一切都不过是掩人耳目而已,为的就是打燕军一个措手不及。”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才是真正的主力,但在高兴之余又有些担忧。

“来啊,有请军师。”刘斌道。

一人从门外走了进来,正是罗贯中。

“军师?”众人以往都没有见过罗贯中,大为不解,不知道这个老头怎么就成了自己军中的军师来了,在那议论纷纷。

“各位,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罗本罗先生,这次的计谋就是他设计的,以后他就是我们骠骑营的军师了,大家须得听从军师的号令。”

“罗本?可是那个写三国的罗本罗贯中,我倒是常听罗先生的书,可……”众将有些担忧,毕竟突然让一个以往并不相识的人担任这样重要的职务实在有些突然。

如果不能让大家信服的话以后恐怕指挥的时候会有诸多麻烦,刘斌示意众人安静,说道:“罗公,反正此刻闲来无事,罗公可给大家讲讲古来的一些名将。”

“从古至今,善用兵者,有军师、名将之别。两者大不相同,不知要老夫讲哪一类?”

“哦,有何分别,请先生赐教。”辛戈问道。

“折冲樽俎,军师之职也;智勇兼备,名将之任也。”罗贯中顿了顿,看了看众人的表情,续道,“不但能为六军之师,且博学多才能成一番大业者,方称得军师二字;若名将,则专主军旅而已。”

“尚父为军师之祖,继之者子房、孔明与青田也。三公之才略相埒,品节相似。亦松子与五丈原,易地皆然。青田末路受谮见疑,稍昧知几。武侯躬行讨贼,将士敬之如神,爱之若父。留侯一椎击秦,万乘丧胆,四海惊心,皆青田所未逮也。次则管仲父,作内政而寄军令,出自创始,真霸才也。而且尊周室,攘夷狄,所持者正,勋烈烂然。王景略可谓流亚,独是屈身于氐羌,名号不正,犹赖识得小晋为正朔,识者谅之。李药师才智有余,学术稍逊,然而规模弘毅,有帝师之气象焉。”

“孙武子兵法十三篇,名将之宗也。后如韩淮阴、周公瑾、郭汾阳、岳武穆、韩蕲王,皆名将之尤者。淮阴用兵,疾若雷霆,幻如神鬼,千古无二,独识不得汉高为何如主耳。公瑾有绝伦之才,无容人之度,三十登坛,临大事而不惑,亦所罕有。武穆不师古而师心,圆机活泼之中,具有变化纵横之妙,令简而乐从,法宽而莫犯,返觉三略六韬为繁碎矣。韩蕲王智信仁勇严,略亚于武穆,独能全令名于昏主之朝,是所优耳。汾阳驭下以仁,士卒效死如归,未免兵法稍疏,或至败绩,然至公无我,休休之度,诸公莫敢望焉。次则乐毅、李广、李光弼、曹彬、徐魏公,亦名将也。莒、即墨之不下,毅以妇人之仁失之;七十战而迷道,广以小忿失之;光弼优于纪律,短于应变;彬有儒将之风,不能膺危险之任;魏公用智而慎,作气以严,济之以光明俊伟,较诸子为愈焉。其有似军师而非军师者,如范蠡之用柔近于污,陈平之用智过于贪,庞统临机失之执,道冲运筹失之泛,齐丘之画策则失之忍矣。是皆谓之谋臣则可。又有附于名将而不可称为名将者,如穰苴之未建大功,孙膑之止报私仇,田单之幸尔复国,邓艾之行险侥幸,谢玄之草木得胜,狄青之歼灭小丑,皆非真名将也。更有吴起之劣,邓禹之庸,卫、霍之骄,张浚之迂,亦享大名,斯为舛矣。其有有才略而未用,或始用之而终弃之,或虽用之而又制之,不得展其施为者,概置勿论。”

“军师高论,我等佩服。”众皆服。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