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刘斌几人走得远了,几个兵士才聚了过来,道,“管队啊,你可闯祸了,你可知道刚才那位是谁么,他就是我们膘骑营的主帅刘将军啊,你居然敢拦他,这下可糟了,听说他为人极其严厉,这下不知道他会怎么收拾你呢。”
这小校昂首道,“这是刘将军自己的命令,我李大牛只是依令行事,就算是刘将军本人,我也不怕。”
刘斌虽然刚才略有些尴尬,但他对这个小校倒有几分好感,能够这样克尽职守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过了关卡便来到了一个山谷之中,这里原是一个荒山,两年前刘斌让马信派人把它开辟了出来,作为军械司的驻地,周围选忠心的将士把守,凡有可疑人等靠近一律格杀。过了不久黎澄来到后这里就一直由他主事。
黎澄领着刘斌等四处察看,里面工房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都各自忙着手中的活,乒乒怦怦之声不绝于耳,不时还有军士送上解暑的绿豆汤等。此时正是六月盛夏,天气炎热,工匠一个个都赤膊上阵,汗流浃背,看见刘斌等人进来,也只是瞄了一眼,便各自忙自己的活不提。刘斌深知不能涸洼而渔的道理,早就吩咐让工匠们轮流上阵,工作一天休息两天,虽然进度有所放缓,但却无人因此而累倒病倒。
刘斌等人在工房里面实在是觉得酷热难耐,只呆了一会,便来到了外面的训练场。
“取把火yao枪来。”刘斌道。
黎澄忙吩咐军士给刘斌取来一把枪,这枪口径约为一厘米,枪管长约一米,后面还有一个木托,全枪长约米半,重约八斤。当日刘斌给了黎澄燧发枪的图纸,他花了半年时间才制造出了一把样枪,采用燧石引发,比它实际的发明时间早了近三百年。但让刘斌很是郁闷的是,此刻的科技水平实在太低了,黎澄也算这个时候最有名的火器专家了,给了他图纸,造个简单的燧发枪都用了一年时间。最初的雏形居然没有枪托、准星和照门,刘斌看了差点晕了过去,这叫什么枪嘛,整个一黑铁管子,拿着不想是军队打仗,倒像是黑社会在争场子。
后来在刘斌的亲自督导之下,又花了一两个月把枪托、准星和照门这些装了上去,总算像个样子了,后来又花了几个月修改,才最终定型。黎澄满怀欣喜地来找刘斌给它命名,刘斌本来就对这枪没有多高的评价,所以也没有像一般人给他取个神枪之类响亮的名字,只淡淡说道,“既然用火yao发射,那就叫火yao枪吧。”差点让黎澄吐血。
不过产量极低,一个月也就能造出一百来把,一年下来也就是千来把,远不足以大规模装备,刘斌只在自己的亲军中挑选了五百名忠心之人为他们装备上了。
刘斌把枪递给罗贯中,他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递还给了刘斌,等着他解释。刘斌示意了一下,一名军士忙上前给他装填好弹药。
刘斌匍匐在地,架好枪,瞄准百米外的训练场另端的假人,作好射击准备。在现代刘斌虽算不上神射手,但因为工作的关系,枪械也还是玩得比较熟的。这火yao枪本来精度就不是很高,所以刘斌就简单地划定,让那边报靶的军士用红旗表示中,白旗表示不中。
“砰。”一声枪响,那边高高挥起白旗。
刘斌老脸一红,也不说话,只示意了军士重新为他装弹。
“砰。”又一声枪响,这次倒是摇起了红旗。
刘斌站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对罗贯中道,“罗公稍等。”
很快那边的军士把假人送了过来,假人身上也穿着明军常用的盔甲,罗贯中一看,不由得竦然,那盔甲已被击穿,留下一个大大的弹孔,弹丸正深深嵌在假人胸前。
“古说百步穿杨也不过如此,如此利器,如果加之人身,那真是惨不忍睹。”罗贯中叹道,又道“恭喜主公,得此利器,以后真可谓天下无敌也。”
刘斌摇摇头,道,“罗公有所不知,火yao枪在百米内精度尚可,但百米外已不可期,且射程最远也不过三百余米。”看见罗贯中有些疑惑,刘斌想起此刻的计量单位是步,又道“哦,就是说这枪在六十步内能够保证精度,而最远能射到二百步。”接着又道,“而且这火器射速缓慢,最大的问题就是得来不易,目前尚不能大量装备,只能用作奇兵。”
黄宇点点头,道,“不错,而且我们装备的是骑兵,高速运动中恐怕只有装填一次的机会,一击过后无论中否就得马上远扬。”他和刘斌就这个问题商议过多次,除非能够造出连发的燧发枪,否则骑兵就只有一次发弹的机会,这也是火yao枪没有大规模装备的其中一个原因。不过这也是急不来的,就像汽车一样,懂得原理和真正造一辆出来还是大不一样的,
罗贯中刚才只是震撼于火yao枪的威力,此时略一思索,马上明白了这个道理,道,“话虽如此,可这火器的威力也不容小觑,老夫对计划充满了信心。”
几人又谈笑了一阵,刘斌记起了刚才那个尽责的军士,吩咐把他叫来。
不多时,李大牛便跑步赶了过来,“报告刘将军,李大牛前来报道。”这自然又是刘斌这几年的训练成果之一。
方才有些匆忙,没有太过注意,刘斌这才真正看清了李大牛的样貌,矮矮的个头,很壮硕,脸上的肉也显得十分结实的样子,他让刘斌想起了电影《黑衣人》里招募面试时那个西点军校的傻B:“sir,myaimisthebestandbest.”
刘斌一乐,对着黄宇道,“sir,myaimisthebestandbest.像不?”黄宇一看,真有那么点像,也呵呵笑了起来。
这让罗贯中他们有点丈二摸不着头脑,李大牛是有些心寒了,这个刘将军说了几句不知道什么的话,难道他要把我砍头,我倒不怕死,只是我娘怎么办。
好半天,刘斌才止住了笑,道,“没什么,只是他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个故人。”
刘斌问了问李大牛的情况,得知原来他是猎户出身,家中尚有一个老母亲,家贫,听说刘斌军中每月给俸二贯所以才来从军,因为训练时勇猛被提拔为管队,以往只是在训练场上远远地望见过刘斌,前两日才调来守军械司,因此就有了方才那一幕。
“将军,小人冲撞了将军,请将军治罪。”李大牛道。
刘斌摇头道,“大牛啊,你何罪之有,我不但不会罚你,我还要赏你。赏你钱五贯,以后你就跟着我吧,明日就到我那里报道。孟源,挖你的人你不会见怪吧。”
黎澄笑道,“主公说的哪里话,不都是你的属下么,”瞪了李大牛一眼,道“李大牛,你还不谢谢将军。”
“谢谢将军。”李大牛领了赏钱欢天喜地地去了。
注1:黎澄,字孟源,号南翁,安南国陈末权臣黎季犛长子,官判上林寺事。大虞朝时,官至左相国。永乐五年(1406年)被明军俘获,送入南京。他谙悉越南的火器制造技术,至是向明朝介绍。明政府任命他为行在工部营缮司主事,专督造兵仗局铳箭火yao。后历官工部郎中、右侍郎、左侍郎,正统十年(1445年)升工部尚书。次年去世,年七十三。
注2:明时的“步”即“步弓”,是一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距离为5尺,约合1.67米。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