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贯中听得是面色数变,长叹一声道,“仲平真乃奇才也,构思新颖,气势宏大,老夫佩服。此书何名?”
“就叫《大宋英烈传》如何?”刘斌想想放弃了原名,想了一个比较容易为当时人们接受的名字。
“大宋英烈传,虽然有些俗气,但也贴切。好,老夫必然助仲平成此奇书。”
王朴虽然对不是十分了解,但见罗贯中如此推崇,且自己方才听了也觉情节引人入胜,让人难以自拔,笑道,“那望仲平早日完此佳作,让朴能一睹为快。”
刘斌目中闪过一丝古怪的神色,踌躇道,“子常过奖了,如今斌却有一难事。”
“何事,仲平尽管说来,如罗某能力所及,自当为仲平解忧。”罗贯中追问道。
刘斌尴尬的笑了笑,道“这却与斌等二人的经历有关了。”
罗贯中和王朴对两人的来历早就十分好奇了,只是二人对罗贯中有救命之恩不好询问罢了,此时皆用期待的目光看着刘斌,等待他说出下文。
“斌等二人并非大明人士。”刘斌语出惊人。
“此话怎讲?”罗贯中奇道。
“我等先祖本是中原人士,元末为避战乱,逃亡去了海外。虽然过着太平的生活,只是父辈念念不忘故土,常想回乡看看,只是因为年事已高乃不得长途劳累此事才罢了。后来长辈听说天下已定,便要我二人回来寻根,我等一路寻来昨日方才到达长沙府,却正巧碰上了了罗公。”他这话半真半假,让人难以怀疑。
“海外之国?莫非爪哇,琉球?”罗贯中也听说过海外尚有三十余国。
刘斌摇摇头,道,“并非此等国家,我等来自一极西之国,名英吉利,离此恐有万里,少有人知。”
罗贯中看了王朴一眼,见王朴眼中也满是疑惑,问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路途如此遥远可辛苦两位了。”
见罗贯中和王朴还有所怀疑,刘斌掏出Zippo,拿在手里把玩了一番,用了一个最常见的手法把Zippo打燃了。然后递给了罗贯中,微微一笑道,“此地和中原大不相同。罗公请看此物。”
此刻火柴都尚未发明,罗贯中那里见过如此神奇的取火用具,借过仔细察看了一番,除了看出做工精良外,他也说不出个什么。
王朴也凑了过来,看了半天,赞道,“果真乃宝物也。莫非这就是英吉利所产?”
刘斌点头道,“正是,此间之风土人情与中原大不相同。不学儒,却盛行已名为科学之学说。”刘斌略略挑了一些现代社会能够被他们接受的情况叙述了一二,但饶是这样,二人也是惊奇不已。
罗贯中叹道,“虽然无用,但制作之精巧,真乃鬼斧神工也,吾等总以天朝自居,今日方知皆是井底之蛙也。”说到这里,罗贯中若有所思,道,“方才仲平说写书有一难事,莫非是仲平说对如何下笔有所疑虑?”
刘斌苦笑道,“正是,斌等在海外已久,文字生疏,要想写这样一本,真有无从下笔之感,还望罗公不弃,有以教我。”
罗贯中大笑道,“原来些许小事,罗某自当效命。”
王朴笑道,“有老师相助,两位可宽心了,等到书成之日,朴愿将此书刊行于世。”
刘斌想到明朝户籍管理甚严,出言道,“斌等来自海外,实在多有不便之处,不知王兄能否为我二人造一户籍。”
罗贯中应道,“不错,这到是一个问题。子常,你设法给他们上了户籍。”
“两位放心,朴定当从命。”以王朴在当地的影响力,给两人弄个合法的身份自然不是难事。
见罗贯中已有些倦怠了,刘斌忙道,“罗公大病初愈,还是多多休息为好。”
罗贯中微微点头,叹道,“真是年岁不饶人啊,那老夫先行告辞了。”
待到王朴和罗贯中走了,刘斌对黄宇说道,“黄宇,刚才你一直不说话,怎么了?”
“没事,你今天表现得很好啊,以前倒没看出来你还有表演的潜质。”黄宇没有直接回答刘斌的问题,转移话题道。
“别骗我了。你一定还在想着家人吧。”这么多年的朋友,刘斌那里看不出黄宇神色不对。
见黄宇默然不语,刘斌轻声叹道,“我又何尝不想昔日的家人和朋友呢,只是如今我们还得生存下去,你说对吧。”
黄宇笑笑,虽然很勉强,说道,“我明白,只是心中一时还转不过来,你想做什么,你就去做吧,我是一定会支持你的。”
刘斌拍拍黄宇的肩膀,安慰道,“我想能来就能回去,我们先安定下来吧,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黄宇点点头,说道,“我都说了我没事了,过一阵自然好了。你看我们以后怎么办?”
见黄宇不想再谈下去,且他神色宽了不少,刘斌略略放下了心,说道,“如今先把书写出来,争取能赚点稿费什么的,虽然我们救了罗贯中,但毕竟还是寄人篱下,如果不做点事情难免被人瞧不起。等有了钱,想干什么不都方便得多,实在不行我们就想个办法去投奔朱棣,这个时候除了我们恐怕没有几个人看好他,此刻去投效将来说不定也能混个将相什么的。”说到后来刘斌已有些眉飞色舞。
黄宇虽然觉得刘斌有些过于乐观了,自己两人除了多了几百年的经验,其他并不比今日强上多少,但这时刘斌正在兴头上,他也不好泼他冷水,点点头表示同意。
;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