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都市言情>我的梦幻人生> 第七十五章 《河图》《洛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五章 《河图》《洛书》(1 / 1)

 我们知道古人说易有三法,那就是《连山易》、《归藏易》和《周易》。[燃^文^书库][www].[774][buy].[com]

我们知道了《周易》就是六十四个原始文字,那《连山易》和《归藏易》又是什么?

有人说失传了,那么“胖胖”认为,没有失传!我们继续往简单了看,千万不能复杂化。

“胖胖”认为《连山易》就是按照六十四卦排列的六十四个数。

就是把八卦定位为1、2、3、4、5、6、7、8再重新组合,就成六十四个数了,那么最小的数就是11,最大的数就是88。所以《连山易》就是六十四个数。但请注意这六十四个数是八进制的六十四个数。

也就是说最早我们祖先是从二进制提高到了八进制来算数的!我们现在所说的“半斤八两”是不是源于此,胖胖不是很清楚,但我们可以发现这最大的数却是由两个8构成,一个8不正是一半吗?

而随着十进制的出现和普及,八进制被取代了,《连山易》就失去了意义,人们不用了,所以就说失传了。

这也是小时候刚刚拿到“《易经》”这本书的“小孩”林无极对八卦和六十四卦的最初感受,十分简单,一点都不难!

《归藏易》又是什么呢?

“胖胖”认为《归藏易》依然很简单,就是把八卦定位成八种动物,再排列组合就可以了。

那就是乾为龙,坤为马,震为牛,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这八种动物两两动物组合后就是《归藏易》的六十四个卦了。而这六十四个集合字就是原始《易经》的每一个卦的名字,因为那时不可能有什么‘乾’‘兑’‘离’‘震’‘坤’‘艮’‘坎’‘巽’这些字。

所以那时的六十四卦分别叫:龙龙,马马,牛豕龙马、马龙。

你很容易就会想到这里这些名字,而在乾坤二字没有出现时,“龙马”二字就代表了“乾坤”二字,也可以说代表了“阴阳”二字。这才是“龙马精神”的原始意思。

而“龙龙”这一卦恰恰还有别的含义就是“天和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我们是龙的传人这一简单的结论。

你肯定是你父亲(男人)的孩子啊,父亲(男人)就是龙,你能说你不是你老爸的传人吗?

而古人说的伏羲看到“龙马”背负《河图》《洛书》出现,就更好理解了。

“胖胖”认为所谓伏羲见“龙马”背负《河图》《洛书》就是说,伏羲祖先在八卦的八进制基础上,推演出了“九进制”和“十进制”!此处的“龙马“就是指《易经》而不是什么神兽。

而《洛书》是九进制,也可以说是九卦,那么也可以由此得出,最大的数是99。(胖胖不确认这“九为阳之极”是否就是由此而来)

《河图》是十进制,十进制已没有最大数了,可以无限推导下去,所以十进制最利于我们日常的计算,最后被广泛推广,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们说《河图》、《洛书》,而不说《洛书》、《河图》。

虽然是先有《洛书》的九进制,后有《河图》的十进制,但最后《河图》的十进制被广泛采纳,所以《河图》一定要排在前面。

综合以上,“胖胖”得出结论:八卦、《洛书》、《河图》是中华民族推导出十进制的历史证据。

十进制是个极其重大的发明,至今依然是全世界数学的基本运算方式,而这恰恰是我们祖先发明的,证据就是《河图》,甚至如何推演过来的证据都有,就是八卦和《洛书》。

所以不是《河图》、《洛书》导出八卦,而是八卦导出《洛书》、《河图》!

我们继续说《周易》。

《周易》就是在《连山易》《归藏易》的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的结果,所以《周易》里常见到龙、马等字样。那么《周易》第一卦乾卦里的什么潜龙勿用、见龙在田、飞龙在天、亢龙有悔、群龙无首都很好理解了,这里的一些“龙”字就是指男人而已!

那位说了,照你这么说《易经》是如此简单的道理,那我们读它也没啥意义了吧?但《周易》却被后人极其重视,为什么?

是啊,“《周易》”如此一本仅仅类似于字典的书,怎么能成为千古第一书呢?

胖胖告诉你,因为这是一本我国“最早的书”,以仅仅两个符号为基础,就表达了如此多的内容,在还没有出现成熟的文字的时候,是多么的难得啊,所以孔子才把“《易经》”定位为群经之首!也就是说,我们中华文化都是在此基础上发展来的,这才是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历史的根据。

而且,如果按照《易经》符号就是我国的原始文字这个理论推导,我们的文明可以上推好多年,至少有七千年的文字历史!

而周文王或是周公的注解,让我们在明白了这些符号的原始意思时,肯定会发挥他们的会意能力,也就是说周文王在翻译这些原始文字时加进了自己的理解和提高,把《易经》原始符号意义升华了!

以此类推,孔老夫子以及后来的所有人再次把这本书提升了境界,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尊敬祖先”!

就像胖胖在这里树立我们祖先伏羲、女娲、神农的光辉伟大形象一样,是一种大大的尊敬,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敬仰!

所以“《易经》”不高深,而是后人高深,后人把前人的简单“《易经》”升华成了今天的高深“《易经》”后,《易经》才成了我们民族真正的瑰宝。

这就好比释迦牟尼在最初创造佛教一样,他没留下任何文字,但后世的所有佛家**所写的佛学著作那就海了去了。而且胖胖也相信原始佛教应该极其简单,一点都不会像今天这样复杂。

《易经》也是这样,伏羲创造八卦最初的目的仅仅是以最简单的方式记录一些事情,但他的后人那是相当地有才华啊!不仅仅把这八个符号也就是八个文字推演成六十四个更加有实际意义的符号文字或数字,最终还把这一切升华到我们中华文明的第一哲学的地步。

所以,看“《易经》”就看周文王和孔老夫子以及以后的注解,这些注解里面的内容才是精华。您千万别和那几个原始符号过不去,因为他太简单了,所以也可以说太高深了!

正像《易经》里有一卦说的好,泰卦:小往大来,吉!

所有事物都是先简单后复杂的。文明、文化的发展更是如此。

而且,一切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继承和发扬,两者缺一不可!

那么我们故事里的林无极或是伏羲在发现了原始《易经》符号的真实意义后,会不会发扬呢?且听胖胖慢慢道来。

林无极同学在理解了《易经》的真正意义后,便不再拘泥于对《易经》原始符号的反复斟酌,而开始把重点放在了《易经》的各种注解上。

这一仔细分析,林无极也是收获不小。

首先,《易经》原文里没有阴阳,没有五行等等,这一切都是后人加进去的,那就可以这样认为:后人在祖先的启发下创造了新的东西,这就是阴阳五行学说。而林无极在另一个世界里早就听茹言说过,实际物质的构成可以看做是‘木’‘火’‘土’‘金’‘雷’‘风’‘水’这七种基本元素,而要出现生命就还要加上一种,那就是“神”!

那么在伏羲那个世界里的“神”元素,在林无极这个世界里是什么呢?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