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杭-州、嘉-兴、湖-洲三府,处于太湖之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盛产稻米蚕丝。
湖-洲府吴-兴县,自来文风甚盛,历代才士辈出,又以产笔著名,湖-洲之笔,天下最好的文房四宝之一。
吴-兴县南-浔镇,虽是一个镇,却比寻常的州县还大,镇上富户极多,著名的富室大族之中有一家姓庄。这正是袁外所要寻找的庄家,也是“明史”一案的文字-狱的源头。
将写“反诗”被抓的刘家数十口人救下后,扔了些金银盘缠给他们逃命安生后,带着母女两人来到这南-浔镇。
袁外没有鄙视刘家人的刻薄寡恩和迷信愚昧,收个美女少-妇暖床,他还是很乐意接手的。他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妖魔了。一点也不惧刘家人望而生畏的那什么“克夫之命”、“不详之人”、“天煞孤星”。
正巧美丽少妇刘程氏,从小“克”死了饥荒中的父母,卖-身为童-养媳后,现在又“克”死了写“反诗”的秀才丈夫。被刘家赶出家门,她不意外。而袁外这个不怕她的恶命的俊俏侠士相救和接纳,对于丈夫没有多少感情的她,很快适应了跟随这个俊俏郎君的奔波生活。
“梅儿,马上到地方了。你的钦犯身份,不好被人发现。我们行事低调一些。”袁外很喜欢见她喂-奶的羞涩样儿,故意没话找话。
“是,郎君。”程梅的吴侬软语,糯糯地很好听。
小孩子吃饱后,很快就睡着了。
袁外比较眼馋,掀开梅儿的衣衫,在马车内吃起了他从来没有吃过的香甜乳-汁。
不一会儿,车内一阵摇晃,良久腻腻的声响才停歇。
两匹温顺的老马,早已经习惯这样的车身动荡,不急不缓地在林荫宽道上拉车前行。
袁外抱着浑身发软的梅儿,看她雪嫩的玉肤布满粉色羞晕,媚-眼迷丝、娇-喘微微。心里真火又炽盛燃烧起来。
但是,接近了城镇后,路上行人渐多,不好再做运动。遂为她穿好衣服,期间不乏过足了手足之瘾。
征得同意,再次将她们母女收进寒冰世界里休眠。
将这辆抢来的马车,以便宜近半的处理价格,交易给了一个赶路的富商。
随后,便步入城镇。找间客栈,休息了一晚。
接连近月,袁外的心核上的裂纹,已经逐渐恢复。这日他看着镜子里,现在,他眼中时不时闪过的幽深蓝芒,也转变成了不那么引人注意的淡淡黄色。
这便是晋升黄眼铜尸的先兆。
铁尸的壁垒,终于也得到了一丝突破,只等能量尽复后,便能够轻易进阶到铜尸。
这些天来,他也弄清了庄家的状况。现在庄家正在全力改编、校对、刊印《明书辑略》。他迷惑了一个印刷管事,改换面貌后,变成一个普通壮汉,加入到了搬运苦力团队。
几年后,庄家名气大成,能够撰写改编一步“明史”书册,对于这个时代“读书至上”的人们来说,是个很了不起的事情。可惜书成不久,庄家大公子庄廷珑便去世。
庄家家主庄允城,将《明书辑略》撰书人列名为其长子庄廷珑,请名士李令皙作序。
书籍刊印完成,庄家得名,薄利多销,《明书辑略》很快或送、或卖,迅速流传天下。
这日,庄老爷解散《明书辑略》项目团队,大摆三天流水宴席,宴请江南众多名士、本地各级官员、和众多来往过路行者。
袁外这帮零工散匠,在后厨大院里摆席,吃完后便会结束打工生活、各自散去。
系统则是清晰地记下了所有人的身形样貌、往来地址等信息。
这些人都是将来要被杀头的,也都是看不见也摸不着的功德呀。
袁外结算了工钱后,随着大队人马散去。恢复原貌后,在小镇上,买下一间简陋的小单间居室,每天深居浅出,时不时地放出梅儿一起生活了下来。
这日,袁外眉间闪过喜悦,他算出庄家的命运轨迹,那挑起事端的狗官吴之荣开始行动了。
他身上皮肉一阵蠕动,变成一个老年儒生,闪身来到庄家,拿出一本《明书辑略》,拜见庄老爷。一米八九的他,加上一身的出尘儒雅气质,在江南这个身形普遍180cm以下的身高国度里,显得极为鹤立鸡群,气度不凡。
庄允诚极为客气地接见了他,极品茶水招待他。
“不知道先生高姓大名……”面对这年老儒雅的读书人,庄允诚极为谦卑。
“闲话少绪,你看看这本书是否出自贵府。”袁外懒得瞎编一个身份,打断他道。
“哦,这,正是犬子牵头所撰。”庄允诚有些疑惑、惊喜、骄傲、自豪……
“明万历四十四年,后金太祖努儿哈赤即位,国号金,建元‘天命’。”
袁外直接反倒一页,念了起来。
庄允诚有些不解。
袁外问道:“你可有招待一个叫‘吴之荣’的,还送了他一本《明书辑略》?”
庄允诚答道:“正是如此,不过此人已经离去多时……”
袁外解释道:“庄老爷!吴之荣此刻正在等候,杭-州将军松魁的府上的召唤,因为他献上的,正是这本书。你看这里:大清太祖于丙辰建元,从这年起,就不该用明朝万历年号,该用大金天命元年才是。一直到丁卯年后金太宗即位,书中仍用‘明天启七年’,不作‘大金天聪元年’。”
庄允诚欣喜尽去,这才明白这老者不是仰慕自己庄家的名声而来。
袁外道:“再看这里:丙子年后金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这部书仍作‘崇祯九年’,不书‘大清崇德元年’;甲申年书作‘崇祯十七年’,不书“清顺治元年”。再看入关之后,书中于乙西年书作‘隆武元年’,丁亥年书作‘永历永历’,那隆武、永历,乃前朝唐王、桂王的年号……”
庄允诚开始有些明白了,冷汗禁不住直冒,面色略显苍白。
袁外给他最后一击,道:“这些文字,若是被小人捅到满清贵族手里。当朝会作何想?这作书之人明明白白是仍奉明朝正朔,不将大清朝放在眼里呀!”
庄允诚扑通一声软倒在地,颤颤巍巍地叫道:“还请老先生指教,为庄家指一条明路啊……”
袁外扶起他坐好,叹道:“老夫不仅仅是要救你庄家一门,你知道这‘文字-狱’兴起后,会有多少人被无辜牵连被杀么?!你庄家为了一时区区名声,是想将这江南变成一块读书人的荒地呀!”
庄允诚嘴里直念:“罪过!罪过!”
袁外为他支招,要赶在吴之荣进献这本《明书辑略》邀功时,收回旧书,重新镌版,另刊新书,将原书中所有干犯禁忌之处,尽行删削干净。
庄允城行动很迅速,江浙之地的旧书俱都回收销毁,正加紧新编刊印。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