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绝代仁侠> 第十一章 智计百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一章 智计百出(2 / 2)

此来自逐浪网“我还是不明白你的意思,你可否说的再明白点?”

此来自逐浪网“我们没有找到‘青龙令’,可别人并不知道啊,我们可以造一个”。

此来自逐浪网“你疯了吗?你知不知道,各派掌门要是知道你伪造‘青龙令’会是什么样的后果?”

此来自逐浪网赵天龙微微一笑道“如果‘青龙令’落入邪魔手中,以它对各派掌门发号施令的话,那各派掌门巴不得有人毁掉‘青龙令’,脱离它的牵制。可他们面子上不好过,只要我们处置得当,以武林安危为借口,然后让他们自己毁掉,这要既给足了他们面子,也消灭了祸根。我相信他们会很乐意的”。

此来自逐浪网胡玉凤以崇拜的眼神看着他,道:“这的确是一个妙计”。

此来自逐浪网他们想到就做,赵天龙和胡玉凤在大街上找到一个乞丐,赵天龙掏出老哥哥给他的“紫竹符”,在那乞丐眼前一晃,道“你可认得这枚‘紫竹符’?”

此来自逐浪网那乞丐本来是无精打采的晒太阳,可看到“紫竹符”一下子来了精神,跪地就拜。口中道“丐帮开封分舵弟子叩见师祖‘紫竹令符’”。赵天龙没想到这“紫竹符”有此等威力,而且自己口中的老哥哥在丐帮竟然身份是如此的高。胡玉凤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因为她已从赵天龙身上领教了很多奇怪的事了。

此来自逐浪网赵天龙拉起那乞丐,道“请带我去见你们的舵主”。

此来自逐浪网不一会儿,赵天龙在丐帮弟子的带领下来到开封郊外的一处破庙里,庙门外几个乞丐手持木棍,东倒西歪的坐着,眼神却是犀利有神。赵天龙暗道“难怪丐帮被称为是天下第一大帮,在外行人看来他们杂乱无章的分布,却是暗含一种极其高深的阵法。看起来疲惫不堪的神情却是暗中戒备,以逸待劳,形散而神不散”。

此来自逐浪网看到他们道来,一位乞丐站起来道“吃天下剩余之饭”,带他们来的那位乞丐回答道“管天下不平之事”。听到他们的对话,赵天龙不由心中一热,眼眶湿润。这些受人白眼,遭人厌恶的乞丐,心中却有着如此强烈的正义感,他感受到了他们真正的伟大之处。

此来自逐浪网赵天龙知道这是他们的暗号,那乞丐带他们来到庙内,一位五十上下,身背六个口袋的乞丐正盯着他们。带他们前来的乞丐道“温舵主,这位少侠持师祖‘紫竹令符’有事要找舵主”。

此来自逐浪网丐帮开封分舵舵主温大鹏慌得站了起来,眼中充满了渴望的神色道“师祖的‘紫竹令符’?”

此来自逐浪网赵天龙拿出“紫竹令符”给他过目,他伸出颤抖的双手接过来一看,确实是“紫竹令符”无疑,交给赵天龙后,就想跪下来,可赵天龙早有准备,他运起“玄清神功”,手微微一挥,温大鹏感觉全身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包围,怎么也跪不下去。在他的映像中,只要帮助才有此功力。

此来自逐浪网只听赵天龙道“温舵主切勿行此大礼,在下此来是有事要请舵主帮忙”。

此来自逐浪网温大鹏挥了挥手叫其它人退下,“在下冒昧一问,不知少侠怎么会持有我师祖的‘紫竹令符’?”温大鹏问道。

此来自逐浪网“是一位老哥哥给我的,他说有事可以找贵帮弟子帮忙,因为走的匆忙,我还没请教他的名号呢”,接着就把老叫花子的形象描述了一番。

此来自逐浪网温大鹏根据赵天龙的描述知道他口中的“老哥哥”就是自己的师祖,他苦笑者说“他老人家是本帮辈分最高的一位长老,也是唯一一位无袋长老,因他老人家辈分过高,所以大家就叫他师祖。江湖人称‘无影神丐’,已经有十几年没听到他老人家的消息了,没想到今天有幸能见到他老人家的‘紫竹令符’”。

此来自逐浪网胡玉凤惊呼道“是‘武林二圣’之一的‘无影神丐’老前辈?”

此来自逐浪网温大鹏道:“正是他老人家,还未请教少侠遵行大名”。

此来自逐浪网“在下赵天龙,这位是江湖人称‘芙蓉仙子’的胡玉凤”。

此来自逐浪网赵天龙的话像是一声惊雷,震得温大鹏心跳不已,“芙蓉仙子”胡玉凤他早有耳闻,赵天龙是不久前从长安舵主桑奎口中得知的。

此来自逐浪网他道:“原来少侠就是当今‘太乙门’掌门赵天龙赵少侠?”暗道“怪不得武功如此高深,和师祖称兄道弟”。

此来自逐浪网“正是在下”,他猜到是桑奎告诉了他自己的身份。

此来自逐浪网“久仰少侠大名,今天得见侠面,真是三生有幸。对了,赵少侠说有事找我帮忙,不知有什么需要在下效劳的?”

此来自逐浪网“请温舵主帮我散步一个消息,就说‘青龙令’意为我赵天龙所得”。接着就将“无中生有,以假乱真”之计对他说了一遍。

此来自逐浪网温大鹏一惊道“赵少侠果真是智计百出,只是现在武林中人齐聚开封,此消息一经散开,会有很多人找少侠夺取‘青龙令’,少侠难道不怕惹火上身吗?”

此来自逐浪网赵天龙道:“越多越好,这样才显得逼真。温舵主,就这么办吧”。

此来自逐浪网“好的,我这就去安排”。打击盗版,支持正版,请到最新内容。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