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重生之我是八贤王> 第一五八章 卧榻之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五八章 卧榻之侧(2 / 2)

从石保吉到来,到四个儿子丢了性命,一切都似电光石火般发生,李雄还未等自己换上一杆长枪,自己的四个儿子就已经命丧在自己眼前。雄看着眼前两个年少的大宋小将,知道自己如今也已无力回天。心灰意冷之下向东跪下,大叫道:“臣李雄不能再为国主尽忠了,望国主保重。”说完用手中的枪头刺向心脏处,扑倒在地上。

主将全部战死,新寨的士卒们除了已经跟着杜真逃走的,其余全部放下兵器投降。

曹彬对李雄父子八人地忠贞极为佩服,打发人找到了他们八人的尸体葬在了一起。

前方就是江宁城。曹彬不敢贸然进军。就在新寨严加防守。等待着赵德昭的到来。

赵德昭在浮桥这边打败郑彦华的水师,收拾了残局后。因为担心前锋曹彬他们的安危,于是赵德昭留下五千禁军守卫浮桥,自己带领中军从陆路,夏高峰和樊若水带领水军走水路,两路大军相互照应,缓缓逼近江宁城。

进入新寨,曹彬口述了王承衍和石保吉的功劳,尤其是听到王承衍差点命丧沙场,赵德昭忍不住劝他以后不可鲁莽,当曹彬说道石保吉的威武,不只是赵德昭,就是韩崇训和王承衍都似乎惊奇地看着石保吉。曹彬和潘美觉得石保吉身为石守信的儿子,有此武艺自是无话可说,却万万想不到,赵德昭、王承衍和韩崇训乔装进入青楼、酒肆、赌场等地可都是不学无术地石保吉带头的,平日里石保吉也是一副专注于吃喝嫖赌的样子,此时大家方才知道他的武艺竟然比王承衍都要高强,说不定韩崇训也不如他,更不要说四人中武艺最弱的赵德昭了。

新寨失守的消息已经传到了江宁,李煜大惊。新寨可是进兵江宁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大宋既然攻下新寨,那么不日就可抵达江宁城下。李煜一面吩咐林仁肇领兵出城在城外沿着秦淮河搭建营寨,阻止宋军攻入江宁城下,一面派出徐铉向赵德昭求和。

徐铉走在新寨的路上,心里却是百味俱全。当年就是他和韩熙载带着赵德昭从江宁回到汴京的。如今不过五六年时间,赵德昭竟然成为了大宋地太子,如今自己朝廷的生死存亡都要看赵德昭的情面。当真是世事难料。

赵德昭知道徐铉前来定然是来当说客的,于是大摆宴席,安排了全体将士恭候徐铉的到来。

“臣徐铉见过大宋太子殿下。”徐铉没想到赵德昭竟然出门迎接,受宠若惊地问候道。

“徐大人客气了,徐大人请。”赵德昭将徐铉迎入大帐。

“来,来,来,徐大人,我想你介绍我大宋的英豪。”说完,赵德昭向徐铉介绍了曹彬、潘美、夏高峰、王承衍、石保吉和韩崇训。当介绍到樊若水时,徐铉却从樊若水的口音中听出了樊若水不似北方人,于是问道:“听樊大人地口音好似是江南人氏?”

樊若水低头掩饰心中地羞赧,应道:“在下是江宁人氏。”

王承衍却是不耐烦这些繁琐的礼节,接口道:“樊大人是我朝太子殿下地好兄弟。这次我军的浮桥就是樊大人设计的。”

徐铉听说大宋架设的浮桥竟然是樊若水想出的,心想如此人才为何我朝没有重任而让投奔的大宋,可惜。徐铉是南唐的吏部尚书,使用人才自是他职责,若是他知晓樊若水投奔大宋的原委,不知道他内心身处又有何感叹。

介绍完了众人,今日酒宴。赵德昭方才问道:“不知徐大人前来有何要事?徐铉道:“太子殿下明鉴,在下前来是奉了我国主之命前来求和的。”

“徐大人当知,我军只要拿下江宁城,江南不日就可全部拿下。徐大人认为我方会接受求和吗?”

“太子殿下,我朝年年向大宋进贡,岁岁不绝,我主侍候大宋皇帝就如一家人一般。还请太子殿下宽恕。”

“既然大人都说了是一家人,那么为何还要分在两地呢?请国主到汴京居住不正好是一家人团聚吗?”

“大宋一向是仁义之师,若是长此处于战争,将会有多少人丢了性命,不知有多少家庭残破。”

“既然大人仁义,那就请大人回去劝说令国主投降,如此则天下太平。”

“以我国主之恭顺,大宋还要侵伐,殿下实乃寡恩不义之人。”

“大宋为天下百姓计,欲效仿汉,唐统一天下。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徐铉听得赵德昭口气强硬,自己已然没有说辞,不禁戚戚然没有话语。

“徐大人回去还是多多劝阻令国主早日投降,这才是江南之福。若是悬而不决,战火绵延,非是国主和江南百姓之福。”赵德昭劝说着徐铉。

徐铉无奈,只得返回江宁。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