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惊蛰傍晚,日光从百年柳树的繁枝间渐渐落下,镇里早已炊烟四起,而镇外依然川流不息。城门下,一辆马车在城门接受官兵盘查,一个三十来岁满脸横肉的官兵厉声问道:“你们是谁?干啥去?”
马车里一个虎头虎脑的五六岁男童探头出来望着,被官兵的凶脸吓得躲了进去。马车下来一位七十多岁颇有仙风道骨的老者两手抱拳答道:“官爷,请行个方便,我们要去叶老爷的府上拜访。”
“要去叶老爷府上,可有书信?”官兵声音已不怎严厉。
老者从怀里摸出书信递给官兵,道:“这是老夫的书信,官爷请过目。”
官兵接过书信,认真查看,道:“敢问您是京城来的魏太医?前清皇宫的御史太医?”
“正是在下,太医早已没有这个称呼,老夫现是区区一介大夫。”
官兵对身旁的兵说:“你先去叶府通报一声。”
“魏太医谦虚了,叶老爷已好生吩咐小人,如果魏太医您来了,要小人亲自护送到府上,这边请。”官兵做出“请”的手势。
“那就有劳官爷了。”
魏太医上了马车,驾驶马车的徒弟扶好,道:“师傅,这叶老爷是啥人?好大的排场,连官兵都可以毕恭毕敬。”
魏太医瞪他一眼道:“多嘴,小心祸从口出。”
徒弟不敢说话了,魏太医闭上眼睛,掐指算起,沉吟着:“今夜恐有不测……”
话说这叶老爷是谁?叶老爷全名叶权,他是叶家庄的大富,也是省里的大富。三十年前,当时叶家镇还叫柳叶村,它因盛产柳树等木料而声名在外,也叫“柳城”。当时来了一位年轻后生,正是叶老爷。叶老爷年轻时到处各地买卖木材,当他来到柳城,看到柳城的木料乃为全国最上乘,风土人情也十分好,少了商市的尔虞我诈,便决定在柳城扎根下来,开创家业。叶老爷还是有名的大善人,不说远的,就说最近去年柳城大旱,叶老爷第一个率先开仓济粮,其他地主亦纷纷效仿,才帮柳城渡过了难关。百姓感念叶老爷的恩德,在柳城祠堂竖起一块功德牌坊,上书“恩泽柳城,造福世人”,下面是捐助人的姓名,叶老爷赫然排在了首位。叶老爷平时也乐施好舍,愿带头致富,见到穷人乞丐也不忘施上俩大洋,柳城的人都念着叶老爷的好,称他是“活仙下凡”,柳城便改为叶家镇。
如此一位善人,却也有他的难处。叶老爷今年五十有三,他的夫人王氏也已四十,却未曾诞下一儿半女。叶老爷当然非常心急,心怕偌大的家业后继无人,所以到处求医问药,烧香拜佛,积功扬善,却也未能如愿。去年在京城求得魏太医一偏方,叶老爷与王氏同时服下,此后早晨行房。三月后,王氏的肚子渐渐大了起来,每日喊着要吃酸辣,传大夫一看,果然已怀上。叶老爷大喜,差人给魏太医送去百两黄金以表谢意。
王氏怀孕本是欢天喜地一事,可说来也怪,到十月后该分娩的时候,王氏却毫无想要分娩的迹象,这下可急煞叶老爷,传本省有名的大夫来看,大夫都摇摇头,都说从来没见过这种怪事。解铃还须系铃人,叶老爷只好请回千里外的魏太医前来查看。
事情经过就是这样。
亥时,叶府。
叶老爷的书房依然亮着灯,案桌上胡乱摆放着两三本《黄帝内经》、《本草纲目》等医书。叶老爷手拿着一本《黄帝内经》若有所思地看着,时而点点头,时而摇摇头。叶老爷忽然扔下书,摊开宣纸,挥笔洒墨,上书:“炼之未定。”写完,看着字长叹一声,倾诉心中的不快。旁边的下人福庆心知老爷的不快,也不敢上前询问。
叶夫人王氏带领两名丫头前来,关心道:“老爷,又有心事?”
叶老爷道:“没事?夫人还没睡啊?”
“老爷还没睡,我怎睡得好?我知道,老爷您是为了我的事…”王氏轻叹一口气,拉着旁边的一位丫头上前。“老爷您看,这是小云,今年二十岁,您看她的面相,必定旺夫…”
“夫人,您这是作甚?”叶老爷重重扔下笔,“你明知我对你的心意,你明知我今生只有你一人,你现在却要这般对我。”
“老爷。”
“叫这些下人下去,我不想看到她们。”
夫人转过身子,“你们先下去吧。”
“是。”下人们下去。
叶老爷扶叶夫人坐下,“夫人,刚听一兵爷来报,魏太医已经到城外了,今夜便可到府上,您再耐心等上一会。”
“老爷,我只是担心……”叶夫人不安地道,“寻常小孩便是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但我这已怀胎十六月有余,却……周围人都说我怀的不知是什么……我怕,我怕这是……”王氏已然说不出话,低声啐泣着。
叶老爷笑了笑,“夫人无需担心,更不必惧怕周围人说什么风言碎语,我叶权平生行得正坐得正,我想上天不会刻薄我的。”叶老爷轻轻搂住夫人的肩膀,“夫人,没准您怀的是天仙下凡,这天仙下凡总跟平常人不一样,总要有所特别才行。”
叶夫人被逗得笑了,握住叶老爷双手说:“会的,一定会的,我一定要给老爷生个大胖小子。”
“一定会的。”叶老爷把夫人搂在怀里。
漆黑夜色笼罩着叶家镇,天上未有星光闪烁,桥旁偶尔传来几声孤寂的蛙叫,两辆马车正在路上快速赶着,但魏太医却嫌不够快,“根生啊,快啊,今晚必须赶到叶府,不然就误了大事了。”叫根生的徒弟重重的一甩辫子在马屁股上,马吃痛的嘶鸣,像箭般地踏出了好几丈。
车里的男童说:“爷爷,我怕。”
“别怕,有爷爷和你师哥在呢,来,给爷爷唱支哥儿。”
“嗯呐。”男童用北方老调唱起了歌儿,夜晚响得格外清脆:
老长城,旧故宫,
还有秋山与枫叶,
红染染,挂满天,
列强鬼子踏我古神州,
男儿们纷纷拿起刀和枪,
打得他们叫呱呱,
叫呱呱。
过了许久马车在叶府停下了,魏太医迅速下车,真奔进门。叶府下人认得魏太医,都没阻拦。魏太医直奔大厅,叶老爷早在大厅守候,看到魏太医急匆匆进来,未免有点惊讶,也未免有点担心,难道夫人的病情……
不等叶老爷说话,魏太医便先开口了,喘着气说:“叶老爷,你们快走,你们全家今晚恐有一劫。”
叶老爷有点惊讶,先扶魏太医坐下,忙问怎么回事?
魏太医喝了一口茶,这才缓了下来,七十多岁刚刚那一小跑可差点要了他的老命。魏太医放下茶杯,清清嗓子,点起自身携带的旱烟枪,深吸一口,然后吐出,这才说来:“今日掐指一算,今夜子时会有杀生大劫,具体是什么老夫也说不清,你们全家还是快走吧,别耽误了时辰。”
“这好端端的,哪来的杀生大劫?”叶老爷惊讶极了。
“恕老夫本事低微,无法算清,具体是什么老夫也不清楚。”
叶老爷不知如何是好,看看随身的怀表,离子时还差一个时辰左右,他知道魏太医会点道术,人品也是极好,对魏太医他是深信不疑的,只是要全家搬离,一时能走到哪里去呢?
魏太医知道叶老爷心思,磕掉枪里的烟灰,说道:“钱财乃身外之物,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叶老爷,快走吧。”
“好。”叶老爷下了决心,“魏太医,我听你的。”传来下人福庆,说道:“你赶快收拾些银子细软,带上几个可靠家丁还有武器在门口等我,其他人你就遣散他们回家。”
“是,老爷。”福庆领命,退下。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