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中的独角兽
除了龙和凤凰之外,会同时出现在东西方神话传说中的神奇生物恐怕就是独角兽了。然而,它在东西方神话中的形象并不相同。
西方的Unicorn
alicornmonocornunicorn英语中独角兽之名Unicorn来自于拉丁文Unicornu,Uni表示“独一,唯一”的,Cornu表示“角”。它浑身雪白,前半身像马,后半身像鹿,长有一条狮子的尾巴。雄性独角兽还长有山羊一样的胡子。
阿拉伯的Karkadann
阿拉伯的独角兽叫Karkadann,有着灰暗的毛皮,长着螺旋形的长角。它的角能迷惑蝎子,用来喝水还能解毒。如果吃了独角兽的肉还能避邪驱魔。
日本的Ikkakujuu
I表示“独”,kaku是“角”,juu是“兽”。它是充满了正义感的神兽,会将目光紧盯到罪犯身上,并用长角刺穿他的心。这显然是源自中国的獬豸。
中国的麒麟
麒麟(雄兽为麒,雌兽为麟)简称麟,羊头,鹿身,马足,狼蹄,牛尾,耸一只或一对肉角,体色五彩。明代夏原吉在《麒麟赋》中描绘道:“丰骨神异,灵毛莹洁。霞明龙首,云拥凤臆。星眸眩兮昆耀,龟文灿兮煜熠。牛尾拂兮生风,麇身动兮散雪。蹴马蹄兮香尘接腕,耸肉角兮玉山贯额。”
它尊贵——“毛虫之长”、“毛类之俊”、“四灵之首”。
它文雅——“含仁怀义,音中律吕,步中规矩”。
它高尚——“择土而践”,“不履生虫,不折生草”。
麒麟一向被视为瑞兽,古人常以玉麒麟作为随身佩戴的饰品,帝王也常以金玉麒麟赏赐予臣下,汉代还有专门赏赐臣属的金币“麟趾金”。《礼记·礼运》中说:“麟体信厚,凤知治乱,龟兆吉凶,龙能变化。”因此“麟子凤雏”、“麟角虎翅”才会被喻为颖异俊秀、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同为瑞兽,麒麟却比龙凤更为罕见。一来它只在明王当政时才出现,“王者至,仁则出”;二来一般的凡夫俗子还见不着它。《抱朴子》中曾提到唯有“睹财色而心不战,闻俗言而志不沮”的人才能看到麒麟。因此才会有将珍贵而罕见的人与物称为“凤毛麟角”的说法。
当然,中国神话传说中的长有一只角的神兽不仅仅麒麟一种而已。
獬豸:夏居水泽冬卧松林,生性耿直明辨是非的独角神羊。传说尧曾带着它巡游天下解决纠纷。在中国古代的法律文化中,獬豸一向被视为公平正义的象征。它明辨善恶忠奸,发现奸邪的官员,就用角把他触倒,然后吃下肚子。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独角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会将罪该处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这就是古代所谓的“羊判”。据说楚王曾获此兽,因其形创獬豸冠,后来成为执法官员的顶戴。清代御史及按察使官服前后的补子皆绣獬豸图案。
天鹿辟邪:《汉书·西域传》中有“乌弋有桃拔。”孟康注:“桃拔一名符拔,似鹿,長尾,一角者或为天鹿,两角或为辟邪。”天鹿也写作天禄。
---------------------------
当最后的雄鹰飞越过最后一座崩塌的山峦
当最后的雄狮咆哮在最后一汪蒙尘的清泉
他们满心疑虑看着林中暗影流连
注视着那最后的独角兽
尽管她垂老又疲倦
——1982年迪斯尼动画《最后的独角兽》的主题曲
历史中的独角兽
从神话时代到近代一直都有关于独角兽的见证,可以说独角兽存在的时间简直跟人类的文明史一样长。
早在亚述王国(公元前2700-公元前600)的壁画上已经出现了独角兽。这种幻兽身形纤巧,长有双翼。而公元前三世纪的希罗多德(公元前485-公元前425)恐怕是第一个将西方独角兽述以文字记录的人,在他的记述中提到在利比亚西边生活有长角的驴。
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及医师塞西亚斯(Ctesias)到过波斯旅行,在那里听商人说到印度的“野驴”。它的个头跟马一样大,有白色的身体、红色的头部,长着蓝色的眼睛,前额长有角。角的底部雪白,中部漆黑,尖端鲜红。据说这种角能够净化毒物。塞西亚斯认为独角兽的行动极为迅捷,个性羁骜不驯,而且几乎无法捕捉。
罗马历史学家老普林尼(23-79)曾将独角兽描述为一种马身鹿头象足猪尾的生物,会发出牛鸣般的声音,前额上长有一只两腕尺长的黑角。后人认为他描述的其实是犀牛。
圣经中也提到过独角兽。在《创世纪》中,亚当为世上每样事物都起了名字,独角兽是第一只被他命名的生物。在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后,独角兽也跟他们一起离开了,并成为纯净与贞节的象征。圣经还解释了为什么十几个世纪以来人们都再没有看到过独角兽。在大洪水时期,诺亚邀请独角兽上方舟,但它拒绝了邀请,于是便从此消失了。而在乌克兰的民间传说中,对自己力量颇具信心的独角兽没有上船,而是跟在方舟后游泳前行。它游了四十个日夜都不曾疲累,跟着方舟飞行的鸟儿们却累了。鸟儿们停落在它的角上休息,独角兽不堪重负,坠入波涛之中,再也没有浮起来。但是在犹太人民间故事里,独角兽接受邀请上了方舟,却因为提出苛刻的要求而被诺亚赶下了船。
亚里士多德曾提及两种长有一只角的动物:“仅有几种动物长有坚蹄和独角:印度野驴和羚羊。”
而来自罗马古城的艾连(Aelian)则又将独角兽源起自非洲转回亚洲。他认为喜马拉雅以北,在西藏和鞑靼以北的某个地方是独角兽的故乡。“南亚次大陆人迹罕至的内陆山地里漫山遍野都是野生兽类。绵羊、狗、山羊和牛在人类的住地已被驯化,但在那里,它们全都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历史学家以及印度的有识之士,尤其是婆罗门人都声称那里有着无数的兽类。其中就有独角兽,他们称之为cartazonon,说它跟成年的马匹一样大小,有长鬃毛和略带红色的黄色皮毛,脚程极快。它的脚跟象脚一样没有关节,尾巴则长得跟野猪的一样。它的眉骨间刺出一只黑色的角,有天然的螺旋,尖端十分锐利。……它还有最为粗砺刺耳的嗓子。其他兽类接近它时,它不为所动,但它却一定会与同族相争。不仅雄性独角兽之间会相互争斗,它们还会与异性相斗,至死方休。它们本身力量强大,尖角更是锐不可挡。这种生物经常四处游走,独自流浪。在繁殖季节,雄性对待雌性的态度要温和些,它们会一同进食,待上一段时间。但在繁殖季过后,雌性怀孕时,彼此之间的关系又回复紧张,各奔东西继续孤身独旅。据说幼兽会被进贡,用于节庆斗赛以展示其力量。但从未有成兽曾被俘获。”
罗马皇帝朱利亚凯撒曾听属下报告在德国西南部的森林中发现了独角兽。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一个商人康斯默斯(CosmasIndicopleustes)曾在印度旅行,在他的作品中也描述了独角兽的形象。不过,他并未亲眼目睹这种幻兽,而仅是在埃塞俄比亚王宫的黄铜器上看到过相关的图案。他写道:“这样刚烈的野兽根本无法活捉。它的力量全在于它的角。当它发现自己被追踪,而且有被俘的危险时,就会奔往悬崖,纵身跃下。所有的冲击力都由它的角承受,于是它又可以安然无恙地逃走了。”在现代,麝牛和盘羊仍用这种方法来逃跑。
但这些记述与里奥·约布斯·路多法斯(LeoJobusLudolphus)所说的埃塞俄比亚独角兽又不相同。前者说:“独角兽出现在埃塞俄比亚的高地。它就像一匹两岁大的灰色小马,不同的是它长了山羊的头,前额中间有一只三英尺长的角。这只角如同象牙般光滑洁白,黄色的条纹从尖端一直伸展至底部。……它的角就如同解毒剂。据说在它将角伸入水中净化水之后,其他的动物才会喝水。它的行动非常迅速,既不能捕获也无法猎杀。但它跟鹿一样会换角,猎人常在沙漠中找到被弃的旧角。但这可能是编造的。”约面斯还谈道:“也有一种叫arucharis的独角兽类,它凶猛又强健,在林中生活。”
路易斯·维托马奈斯(LewesVertomannus)也曾提到过独角兽。他游历过许多地方,包括圣乔治屠龙的遗址,也经历了许多的冒险。“麦加圣殿中的独角兽是在别的地方所见不到的。圣殿外的林园或附属地有两只独角兽,希腊人称之为monocerotae的。”
直至1713年,俄国圣彼得堡附近的猎人还宣称曾猎到独角兽。
在中国,和麒麟有关的传说也不少。相传孔子将生未生之时,有麒麟吐玉书于山东曲阜阙里人家,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明白这是祥瑞的征兆,就将一条系玺印的绣绳绑在麒麟的角上。不久后,孔子就降生了。传统吉祥图案《麟吐玉书》和“麒麟送子”的说法由此而来。然而,在定公24年,鉏商在大泽猎得一只麒麟,拿来给孔子看,孔母征在给麒麟绑的那条丝绳还在它的角上。孔子抱着麒麟解下丝绳,泪湿衣襟,认为瑞兽受伤,乱世将现,于是停止了《春秋》的编撰(因为孔子绝笔于“西狩获麟”,因此《春秋》也被称为《麟经》、《麟史》)。次年,孔子殁。
西汉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春,汉武帝出游,回长安后颁了一道诏书,称自己往年登西陇高原曾喜获白麟,又在渥洼水边见到了天马,在泰山见到了黄金,可以根据这三件祥瑞之事,造一批麟足模样的金币。这批金币就是“麟趾金”。
郑和在1414年曾将瑞兽麒麟献予天子,但据后来对明代留下的相关图文研究,却证明那是长颈鹿。
知名的见证
创世时——亚当——伊甸园
5000年前——伏羲——中国
公元前2697年——黄帝——御花园
公元前551年及479年——孔子——鲁国
公元前4世纪——Ctesias——印度
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大帝——亚洲
公元前1世纪——朱利亚凯撒——德国
公元前95年——汉武帝——西陇高原
12世纪中叶——祭司王约翰——亚洲
13世纪前期——成吉思汗——印度
--------------------------------------
当冬日的第一阵吹息将鲜花冻成霜雪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