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正太> 第108章 审问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8章 审问(1 / 1)

陈三朝架着蒋安的力士一努嘴:“服侍这位公公更衣,这么好的衣裳,可别沾上血。”

两个力士熟练地把蒋安脱得一丝不挂,然后把他两手的拇指用细绳绑在一起,吊了起来,让蒋安只能脚尖着地,又在他脚踝上系上石锁。

“接下来可能有点疼,您忍耐着些。您可别咬舌头,别信他们瞎说,咬舌头可死不了人,您没见那些割了舌头去的,成了哑巴可还得活着。不过为了不给审案子的爷们添麻烦,您还是先戴上这个嚼子,”陈三轻声细语,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栗。

朱骧朝陈三喊一声:“时间紧迫,那些太耗时间的就算了。三天之内就要问出结果来。”

陈三遗憾地叹了口气,对着蒋安不好意思地道歉:“唉!您也听到了,都是些急性子!只有三天时间,那些温柔的招数就不能用了,可能就会粗暴些,您熬不住的时候就吱一声,想起什么来就说,想不起来我就继续帮您想。”

说着就转向力士:“这位公公大热天的光临咱们这里,连口水都没有,你们懂不懂待客之道啊?”

那力士忙不迭爬上梯子,朝墙上的一个大木桶里探头看了看,说道:“还是满的,够这位公公喝了。”然后两个力士在水里湿了毛巾,蒙在蒋安的鼻子上,在蒋安张开嘴大口喘气的时候把一根铁管子塞进去,木桶里的水就直灌进去。蒋安拼命挣扎,但怎么挣扎得开!就见他的肚子逐渐鼓成一个圆球。

“没眼力价的东西!怎么招待客人的?客人都喝足了怎么还喂呢?水不花钱就可劲儿浪费啊?”

那力士忙点头哈腰地配合他:“对不住,对不住!您受累再给吐出来吧!”说着猛然出脚踢在蒋安鼓起的肚子上,水立即从蒋安口鼻中激射而出。蒋安痛苦地身子蜷缩成一个大虾,但手被吊着,偏又弯不下去,只有脚一跳一跳的,身子在半空剧烈的挣扎着,鼻涕眼泪糊了满脸,五官都皱缩到一起。

蒋安现在痛苦恨不得立时死去,后悔为什么不在被抓的时候立即咬破**自杀,现在**被搜去,连死也不可得了。千古艰难唯一死,蒋安做到了这么高的位置,也有些恋栈现在的富贵,因此才存了侥幸,就不如那些地位低下的死士视死如归了。也因为一直养尊处优,所以格外受不得苦,这点疼痛就让他含糊不清的叫着:“你快杀了我吧!”

“不急,这才哪儿到哪儿啊!不过您可也别现在就招了!怎么着也得把今天熬下来啊!”陈三从桌上拿起一个竹夹,轻轻夹在蒋安腋下的皮肤上,蒋安立即发出一声惨叫。

“抱歉,没夹对地方,”陈三拿下夹子又重新夹上去,这次叫的更凄厉些,陈三满意的又从桌子上拿起一个夹子,这样夹了有十几个夹子,蒋安已经连惨叫的力气都没有了。

陈三不满意地摇了摇头:“还是宫里的贵人呢!才叫这么几声就没力气了?”又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包银针,拿起一根,在蒋安背上扎了进去,蒋安立即像打摆子一样浑身颤抖,身子猛地向上窜,却因为脚下拴着石锁又被拉住,身子扭曲如同麻花。

朱骧拍了拍舒良的肩膀:“行了,就看到这里吧!后面那些可就没这么雅致,这么从容不迫了,一般心理承受能力的看了都会做噩梦的。咱们回去喝着茶水等着就行,大概等不到明早也就有结果了。”

舒良跟着朱骧出了大牢,一边问道:“你就对这个陈三爷这么有信心?”

“术业有专攻,他是用刑方面的专家。你要是知道他原来的身份你也就不会怀疑他的能力了。”

“哦!这人还是有来头的?”

“嗯!早在纪纲当指挥使那会儿,这个陈三当时有个响亮的名字叫陈岐山,是当时的‘北镇抚司五虎’之一,最擅长的就是刑讯逼供,开发出很多用刑的方法,据说没有人能在他手下坚持不交代,很多被关进诏狱的人只要听到‘陈岐山’三个字,不等他动手刑讯,就会吓得按照他们罗织的罪名承认。纪纲倒台,他也被充军发配十几年,这几年才遇赦回来,我听北镇抚司的老人听说了他的能耐,才把他请了回来。”

“我可听说你接掌锦衣卫后一直在减轻刑罚,凡是被下到诏狱的犯人,执刑都由原来几棍子就能打死人的大棍子改用小杖,不至于会致死致残。怎么还找这么样的一个人来?”到朱骧的公事厅里分宾主落座,舒良忍不住问道。

舒良执掌东厂,自然对京里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朱骧这段时间一直在努力纠正锦衣卫罗织罪状,对无罪者往往屈打成招的局面,因此得到了执法既宽仁大度又公正严明的评价,在历任锦衣卫指挥使中绝对算是异类。

朱骧亲自沏了两杯茶,放到桌子上,回答道:“减轻刑罚那也得分人!对那些一般的罪过当然可以从宽,但这个蒋安是什么罪过?谋害太子!剐了他都是轻的!我们锦衣卫终究是皇上手里的一把刀,敌人都砍向太子头上了还一味宽仁有什么用!虽然我把他请回来,但一般情况可不会让他出马,这就像医馆里坐着的名医,不是疑难杂症根本就不用他动手,只有这种重要的犯人才需要他出手。但只要他出手就不用担心会没有收获了。”

两人坐着喝茶聊天,他们是这天下最让人闻声丧胆的特务头子,聊天的内容也无非是朝中那个大臣有什么动向之类。其间不时有小校进来呈上最新的审讯笔录,两个人就逐个观看分析。下午简单吃了点东西有继续边看边等蒋安的审讯结果。

“舒公公您看,这几份口供里都交代说,他们平时都听说他们的堂主是元末义军首领刘福通的后人,现在在宫里藏身,但从来都没人见过,日常事务都是由常宁抓住的那个副堂主代理的。难道这个蒋安竟然是刘福通的后人?”

“应该不是!就算成王败寇,但手底下还有这么多追随者,就算要找太祖的后人报仇也尽可以用别的办法,怎么也不至于自宫进宫啊?”舒良摩挲着光溜溜的下巴,说道,“我觉得蒋安只是个小角色,怎么可能有那么高的身份!他的背后那人……”

“他背后的人?孙太后是叛党的头子?”朱骧让自己得出的推论惊得合不拢嘴。

舒良站起身来,背着手走了好几圈才说道:“绝无可能!孙太后要谋害太子不奇怪,因为当今圣上剥夺了她亲孙子的太子地位,这能解释得通。但要说她竟然是叛党,也太过耸人听闻,再说,她若是叛党,混进宫里就应该是为了刺杀皇上的啊!又怎么会为宣宗生下正统皇帝?”舒良停顿了一下,继续分析道:“所以很有可能所谓他们堂主在宫里藏着,只是这些叛党的首领为了鼓舞手下的士气,编造出来的这样一个谎言,目的是让这些教众相信他们要杀死皇帝只是分分钟的事。”

“嗯!这样倒能解释得通。具体情况待审问了那个副堂主也就清楚了。”眼看天色不早,朱骧站起来对舒良拱拱手,“看来今晚未必能有结果了,我们不必都在这儿守着。那边值房有床铺,您去休息一会儿吧!一俟审讯有了结果我就派人去叫醒您。”

舒良去休息了,朱骧一人在灯下看供状,看着看着就陷入了沉思。朱骧是世家子弟,自幼读的是圣贤书,骨子里其实是读书人的重名声甚于生命,所以接任锦衣卫指挥使以来,一直想努力改变锦衣卫由来已久的那种坏名声。

如朱骧所说:锦衣卫就是皇上的一把刀,存在的价值就是替皇上消除异己,主要任务就是侦察、逮捕、审问一切与谋反有关的人和事。所以早期的几个指挥使秉承皇帝的旨意,竭力捏造罪名诬陷好人,不择手段地扩大牵连的范围,制造大量冤案假案,成为锦衣卫大发横财,邀功请赏的绝佳途径。适逢野心大、心肠狠的指挥使掌权,就会利用职务之便不遗余力地制造事端,既可以打击异己,也可以作为自己升迁的资本。

朱骧到任以后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尽量减少株连,一般的案子都是只严惩主犯,从犯则从轻发落,第二,改大杖为小杖,不至于几棍子就让犯人非死即残,这给朱骧带来好名声的同时也招来了手下的不满。尤其是减少株连,这就断了手下这些人的财路。因此执行起来非常困难。

朱骧总不能事事亲力亲为,事情还是要这些手下去做的,他们不配合就什么事也做不成。所以此次的黄雀行动朱骧全力以赴,意在通过干脆利落地办一件大事让这些手下明白:不办冤假错案也能办大案,立大功,也能获得升迁的机会。

但天不遂人愿,朱见济遇刺的地点其实离朱骧安排的第二处埋伏地点不足二百米,可偏偏朱见济中途换车坐在了后一辆马车上,偏偏遇刺后又调头朝后跑去,结果就离锦衣卫的伏兵越来越远。由于没能及时救援,差点造成严重后果,行动的最大功劳让薛琮得了去。没能现场干出一件大功劳,那就只能事后找补,所以朱骧必须通过审问叛党,挖出幕后黑手,尽量把这个案子办成大案,才能给这些手下争取到升迁的机会。;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