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明朝小正太> 第七十章 徐老师的物理实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章 徐老师的物理实验(1 / 1)

看徐有贞一刻也等不得的样子,陈循听了不由替他惋惜,劝道:“你如今河工的差事做得有声有色,就这么丢开手让别人去做,你种树人家摘桃子,不可惜吗?太子年纪尚幼,读书的时间还长的很,你以后还有机会的,何必急在一时呢?”

“下官也知道太子读书的时间还长,但读书的初期最容易与讲官亲近,待太子和那几位讲官熟稔之后,我纵然能附骥成为讲官,但太子会始终视我为外人,那对我将来的仕途有什么裨益?”

陈循见他主意已定,也便不多劝,而是说道:“嗯!你给我三天时间,我去请皇上考虑添你做侍讲。关于你现在的差事你也不用急着辞,我看看能不能仍是由你掌总,遥控指挥,将来也免得功劳全被别人占去。”

徐有贞大喜过望,站起来一揖到地:“谢恩相栽培!下官肝脑涂地也难报您的知遇之恩!”

陈循摆摆手,说道:“我也只是爱惜你的才能,为国惜才。你若能如愿做了侍讲,希望你能对太子导之以德,将太子向一代明君的方向上引导,使之成为宣宗那样的杰出帝王。”

徐有贞也唯唯听命,又道:“如果求不到侍讲,做个侍读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够时常随侍在太子身边,让他能知道我的经天纬地之才,定国安邦之志就好。”

说完了正事,又说了会子闲话,陈循又留他一道用了晚饭,之后徐有贞方才告辞回家。

却说朱见济病愈之后,依然每天到文华殿读书,因为养病期间没有上学,所以论语才刚刚学到第七篇《述而》。

这一日商輅讲完了课走了,刘升就在那里给朱见济讲他的理解:“‘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孔子在重要的场合就不说山东方言,而是说官话。这里的官话可不是咱们大明的凤阳官话,而是西周王京所在地的镐京陕西官话,其实就是现在的关中方言。孔子如果说山东话,那‘我’要说‘俺’,要是说陕西话呢,那就得说‘饿’。我给你说一段山东话你听听:夜来黑节,孔夫子在床上翻过来调过去睡不着觉,他家里的派他两厥说:你身上招了蛰了毛子?鼓拥么!孔夫子叹了口气:我真老的木副治了,俺好长时间奏梦都木梦到过周公了!山东话还不够逗吗?还非得扯长了脖子说陕西话?”

这些进士都是来自天南海北,平时里就爱拿彼此的方言开玩笑,所以刘升的山东话学得倒是有模有样。“夜来黑节”是昨晚,“派他两厥”就是踢他两脚,“蛰了毛子”是毛毛虫,“鼓拥么”是折腾什么,“木副治”就是无药可医,表示很严重、很无奈。

这段是刘升根据孔子那句“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编的一个小情景剧。刘升连说带比划,唾沫星子乱飞,说得一屋子人都笑得肚子疼,前身是山东人的朱见济却知道他学得其实也不是很像,至少“说”就应该读作“fo”。

柯潜到底年长些,笑得捂着肚子指着刘升说:“你小子一肚子贼才贼智,偏生口不留德,乱改论语,唐突圣贤,该下阿鼻地狱!

相杰说话就厚道多了:“每朝每代都会设定一种官话,一般都是京城所在地的方言,否则朝堂之上,百官来自天南地北,上朝时各持各的方言,热闹得如同百鸟朝凤一般。陕西话作为官话的时间可是最长的,不光西周,秦汉和盛唐也都定都在关中,是以陕西话作为官话的。你想想半夜无人私语时,杨贵妃一口一个‘饿’是个啥形象?

我听一个陕西同年给我说,杜牧是京兆万年人,所以他的诗原稿应该是这个味:清明时节雨唰唰,跑批一天累日塌,借问馆子在啊答,碎松一指在雾答。‘日塌’是坏了;‘啊答’是哪里;‘碎松’是小孩;‘雾答’是那里。你能听出诗歌的美妙意境?”

朱见济听他们连说带比,十分有趣,这几个讲读都是南方人,说起凤阳官话来也带着江南音节的又轻又快,其实朱元璋命人编纂《洪武正韵》以凤阳官话为雅言,和山东话同属于中原语系,差别其实不太大,这种方言由本地人说来就不那么可笑,但是外地人说来就是另一种风味,加了许多夸张,就可笑了。就算陕西话,北方人也一般能听出个大概。倒是他们南方语言,虽然软糯好听,但北方人却极难听懂,若两个南方人谈话,家乡话一时迸发,便如倒崩豆一般,北方人是万难猜得他们在说什么的,而南方人学习北方话也十分困难,所谓: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听南方人讲官话。倒难为他们把凤阳话说得这么好。

这时陈阁老引了一个四五十岁的官员来,向朱见济介绍道:“这位是右佥都御史徐有贞,皇上特旨加为侍讲的,今后也在文华殿行走……”

“徐有贞”三个字像晴天里的一声炸雷,朱见济听到之后半边身子都麻了,这就是南宫复辟的谋主啊!就是他和石亨等人,扶保正统帝夺取了帝位,把景泰帝陛逼下了皇位,凄惨的死去。于谦、王文等人的被杀害,都是这个人使得坏,连陈循等人的被流放,徐有贞也是与有力焉!朱见济震惊之下,耳朵里嗡嗡响,完全听不进陈循的其他介绍,只是紧紧盯着徐有贞。

面前这个人身材短小精悍,其貌不扬,穿一身绯袍,胸前是云雁补子,因为瘦,衣服在身上便有些逛荡。脸面黑瘦,只有一双三角眼里目光炯炯注射,闪露出野心的光芒。

朱见济被他的眼神刺了一下,忽然明白为什么当年诸葛亮第一次见到魏延,就命刀斧手把魏延绑了“斩讫来报”了。这种反骨仔还是一刀杀了永除后患才好啊!

但朱见济也知道这只能是想想而已,诸葛亮在军队中作为军师,有生杀予夺的大权,尚且不能“故先斩之,以绝祸根。”自己只是一个小孩,又如何能够擅杀大臣!不光不能杀,还得礼遇才行,徐有贞现在是东宫讲官,也是自己的老师呢!还是等过几年再杀吧!

陈循还在继续介绍着:“……这种治河方略实在是前所未有的创新呢!”

徐有贞拱了拱手,说道:“陈阁老谬赞了,有贞惭愧!这种治水方式是否真的有效,还要等到今年夏季雨水大至时才能检验得出来。”徐有贞虽然在谦虚着,但眼神中还是流露出自得的光芒。这“治水三策”实在是徐有贞苦心研究的结果,工部很多专门研究黄河的专家都认为徐有贞的这些办法从理论上来说一定可抵御百年不遇甚至千年不遇的洪水。当然根据具体情况,百年不遇的洪水或许以后年年都会来,因为专家向来是乌鸦嘴的多。徐有贞本来确信自己的办法不是小好而是大好的,因为专家都说好也有些忐忑。

就这样徐有贞也成了东宫讲读,不过他年纪大,比商輅阁老年纪还大,因此柯潜等人都对他执后生礼。徐有贞也深自谦抑,不肯居首。本来这些讲读官也没有排名顺序,原来因为柯潜等人都是同年,柯潜年齿最长,而且是状元,所以一直都是以柯潜为首,如今徐有贞不止年龄,官职也比其余人高,所以要自然应该后来居上的。

渐渐交往多起来,朱见济发现徐有贞还真是有才,不光写得一手好字,擅长写诗画画,而且蹴鞠、马吊也是高手,做了一个蹴鞠送给朱见济,下了课没事的时候也陪着朱见济等人一起玩。朱见济越来越觉得,这好歹也是个玩意儿,还真舍不得杀了哪!

这一天是江渊讲课,讲完了却不走,问徐有贞:“听说徐大人在治理黄河的时候,不是依照古人治河的经验,开挖一条新的河道直通大海,而是一力主张开分水河,修建了好几条水渠,把水分到济河、汶河等小的河流中去。我却不明白了,一条宽的支流和多条细小支流相比,当然是宽的支流水流的快,你为什么舍弃好的办法,却去弄那些旁门左道的小水渠呢?”

徐有贞沉思了一会,说:“这样空口说没有什么说服力,这样吧,我准备一下,下午还在这里,我请您看我演示比较一个大的支流和多个小的支流的分水效果。”

下午,朱见济等人也来看热闹,只见文华殿台阶边上摆着两个大水缸,一个水缸上靠近底部的地方开了一个孔径一寸的大洞,用木塞塞住,另一个上面则是在靠近底部的地方开了十个孔径一分的小洞,也用木塞塞住了。

见人都到齐了,徐有贞便让人向两个缸里都倒进了三桶水,然后拔掉塞子,让水流出。结果竟然是十个小孔的先流光了。

徐有贞得意洋洋地对着江渊拱了拱手:“阁老请看,支流越多,分流效果便是越好吧!”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