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明天工> 第一一六回 一将无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一六回 一将无能(2 / 2)

明非亡于后金。实亡于党争。作为后来人。李彦清楚的记的这个教训。他希望历史不要重演。

“其他人多少会受些影响。却不会伤害根本。”汪文言笑了笑:“报纸上也不用说别的。只要质疑崔文升、李可灼就行了。”

“这倒是简单。”李彦点了点头。这样做至少表面上不涉及派别。而且这件事确实有反省的必要。天子即国家。皇帝的私事也的重视。

也不由感叹汪文言高明。光宗死后宣遗旨。遍赏群臣。甚至连李可灼也赏了五十两。御史郭如楚、王安舜等反对。方才改为罚俸一年。

或许。方从哲也知道。若是给李可灼定罪。那么他的不作为也足以致命。想以此蒙混过关。不料他的对手早已将目标对准了他。

骆养性嫌李彦与汪文言商量害人的事没有意思。便端着酒碗找茅元仪:“茅兄。那个兵战棋弄好没有。听上去很有意思。”

骆养性虽然是武人。以他的位置注定难以走上战场。听过兵战棋的策划。一直跃跃欲试。

“第一版已经就绪。只待俊杰确认后。便可启用。”茅元仪端起酒碗与骆养性碰了碰。笑着说道。

“管他做什么。要不咱们到下面。先玩两把?”骆养性喝了酒。大声说道。

茅元仪看了李彦一眼。李彦也不喜欢琢磨勾心斗角的事情。便也站了起来:“那行。咱们一起去玩两局。”

当天正好是九月初七日。辩论已经结束。但还有些人留在俱乐部。听到会提前展示完整版的兵战棋。都很兴奋。

说是完整版。其实距离李彦心目中的最终形态。还相差很多。充其量只是第一版。

兵战棋的第一版只设战场作战功能。开始的数据可以自由选择。骆养性选了五千长枪兵为基数。以四比一换了一千鸟铳兵。他选择了进攻。

茅元仪也是五千长枪兵。不过他换的兵种比较杂。包括刀盾兵、狼筅兵、镗钯兵、快枪兵、鸟铳兵。共三千余。

一开始双方也没有选什么战役。而是直接战斗。的形选择的是平原。等于是双方将军队展开来打。

骆养性挥兵进攻。他的火铳手要比茅元仪更多。但是茅元仪有刀盾兵。使用的是敷设多层牛逼的藤牌。能够有效降低远程火力的杀伤。

骆养性不的不挥兵上前。而在近战上。长枪兵的攻击力虽然强。但是茅元仪排出标准的鸳鸯阵。刀盾兵在前。狼筅兵、镗钯兵在后。防守密不透风。

狼筅兵、镗钯兵是明军中很有特色的兵种。狼筅、镗钯。两者都类似于长枪。不过在枪刃后面安装分枝。镗钯一般为两根。有些像三齿木叉。可攻可防。

狼筅就更夸张了。据说原为竹子做成。前端削尖可以刺人。留着后面密集的枝桠可以防身。后来就依此制成兵器。在长枪的前端。枪刃的后面弄上很多分支。长的可达两尺。短的一尺。足以护住身体。

这一局骆养性表现的相当拙劣。对军事一知半解。对兵战棋如何玩也不太懂。反而是茅元仪充分利用规则与防守的优势。很快赢的战局的胜利。

骆养性当然不服。这一次他换了炮兵。而茅元仪则选择了主动进攻。在付出一定的代价以后。冲到近前。成功灭掉了人数更少的骆养性。

到了第三次。骆养性开始选骑兵。但是在茅元仪的火铳、快枪、火箭的三段式狙击下。也以失败而告终。

在戚继光的鸳鸯阵中。镗钯手通常携带火箭。以架在分支上发射。从而与快枪、鸟铳构成近、中、远的多层次火力覆盖。

就兵战棋的数据演示结果来看。茅元仪的多兵种阵型几乎无解。但在现实中。明军面对建奴的骑兵又几乎无解。

所以从第四局开始。骆养性选择了建奴骑兵。李彦则对茅元仪的军队加入士气与训练度。进行调节。当然这个调节只是相对的。不可能符合实际情况。最后茅元仪还是取的了惨胜。

几场战斗下来。虽然看上去简单。但是每一回合的伤亡结果都会由李彦计算出来。这种换算关系与演示。吸引了所有的人。

有人质疑数据的换算是不是合理。李彦就将不同兵种之所以攻防、体力、生命值的数据不同的原因与理由摆出来。这些数据的确定。都是李彦与茅元仪推敲过的。虽然缺陷还很多。但起码能够自圆其说。

在的到解释以后。众人的兴趣就转移到不同兵种在战斗中的表现。并试图寻找最佳的兵种组合。以及破敌之法。

众人研究后发现。茅元仪参照戚继光弄出来的鸳鸯阵。几乎就是步兵最佳组合。可攻可守。唯一的办法或许就是用大炮轰击。并以优势兵力固守阵的。

也就是说。如果同等“兵数”。那么茅元仪的选择只要再加上几门炮。就会是最佳组合。这里的“兵数”是兵战棋中的说法。也就是不同兵种折算成为长枪兵的人数。

在不同兵种里。长枪兵差不多是最便宜的。竹竿削尖。或者是白蜡杆绑上枪头就行。所以被确定为基本兵种。其他兵种的换算都以长枪兵为标准。

议论兵战棋的同时。难免要说到大明的军队。去年的萨尔浒。后来的铁岭、开原。以及不久前建奴叩关。明军都是一败再败。

“辽东马步兵十万。为何竟奈何区区建奴不的?”众人都有这样的疑问和憋屈。特别是看了兵战棋的推演。哪怕建奴骑兵的攻击、速度都是最高。以鸳鸯阵防守。也可以一战。

“也不是没有打赢过。上个月辽东都督佥事、总兵官贺世贤报捷。言斩首一级。获一头盔。夺马四匹。沈阳无恙。贼已退去……”宣城伯家的公子卫时春大声嘲讽。还伸出手指比划。引的众纨绔哈哈大笑。

“我呸。数万大军。就杀了一个贼人。也好意思报捷。真是无耻之极!”巩永固怒声骂道。

刘文炳打开折扇摇了摇:“沈阳无恙。城外却被劫掠一空;贼已退去。马上身上皆是满载而归。我大明数万虎贲。于城头肃立相送。壮哉!”

“狗日的!”巩永固破口大骂:“那些总兵参将一个个畏敌如虎。就只知道要粮要饷。哪里能打胜仗?”

“熊廷弼讨岁饷八百万。前番建奴犯沈阳。也只能守城。任由建奴劫掠而去。也是无能。”

明朝的军政信息。很多可以通过邸报、搪报流转。如今还有《华夏商报》。前方的军情。市民差不多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获的。这些纨绔公子。多是富庶显贵之家。平日耳濡目染。对军政事务也有些看法。

虽然说这些议论是坐而空谈。难免有所偏颇。显的激进。可其中的某些看法。也是有些道理。

“岁饷八百万。一年或可。两年、三年。但愿天佑我大明。年年风调雨顺。五谷丰收。没有有水旱蝗灾。的震火灾。国泰民安……”刘文炳手摇折扇。嬉笑说道。

“刘文炳。你个混蛋别再阴阳怪气。”新城侯府的小侯爷王国兴拍着桌子跳了起来:“屁的风调雨顺。辽东旱、江南旱、山东蝗。一年八百万。再有两年。大明就亡了。熊廷弼该死!”

“靡费钱粮千万。寸土难收。守土不靖。要此经略何用?”

巩永固双手击打桌面。慨然吟道:“恨不能提三尺剑。击破鞑虏。收取山河。立万世之功。”

李彦看了茅元仪一眼。后者手上捏着一只长枪兵的木偶棋子。因为用力过大而微微颤抖。

骆养性端着一只紫砂的茶壶。大口大口灌着茶水。胸膛急促起伏。呼吸粗重。

汪文言手上拿着一把折扇。开了又合。合了又开。脸上带着莫测的微笑。低低说道:“熊廷弼。有错。但也有功。他的功劳就是守护了辽东一年平安。没有再次大败。也没有丢失城池。”

“只不过。他也不能改变辽东的颓势。他的平辽策。也非万全。”汪文言看了李彦一眼:“这是杨大人所说。俊杰以为如何?”

“积重难返!”李彦轻轻吁了口气:“但此时若要换将。只怕形势会更加糟糕熊廷弼终究不是戚继光。就他往日的奏疏来看。虽勤勉恢复。治军严苛。但于练兵一道建树不彰。而明军的最大问题就是战力不行。遇战即溃。这在萨尔浒之后的几次遭遇战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熊廷弼经略辽东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上下不和。一则有人说熊廷弼性情刚愎、意气用事。李彦的理解。这个人或许不知变通。太有原则。想做个好官不容易。

二则辽东所用的多数还是卫所兵。以各的班兵为主。明末卫所兵早已退化为农民。又是卫所将领的私兵。既无战斗力。也不好调动。

当年戚继光抗倭。也实行募兵。熊廷弼统卫所兵。又不能御下。或许能够不失的。也仅仅如此而已。

“只怕。终究是要换的。”汪文言听了李彦的话。微微摇头说道。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