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大画师> 024 烟雨江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024 烟雨江南(1 / 1)



挟风带雷的暴雨整整下了一夜,天亮时分,转为有着浓重秋天色彩的蒙蒙细雨。六朝金粉之地的南京,陷入一层由雨雾编织而成的薄纱之中。风来纱动,雨中的景物也随着雨幕的飘摇而飘摇,让人不禁目眩神迷。

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凌励也身怀一万两白银的庄票,带着莲香、方以智,以及特意从礼部要来的杂役黄达,坐上董其昌的私家大船向东南的苏州而去。

董其昌的私船比官船气派了许多,在没有见识过更多船只的凌励眼里,这条船仅次于那晚的画舫。船有十八丈长,约莫两丈宽,船体为平底三层结构,制作也如画舫一般精良。虽然没有丝竹之声相伴,却在船头和舷楼上插着“董”字大旗,彰显着这条船的显赫来历。

实际上,在天启年间和崇祯元年,这条船在江南水道上几乎无人不识!

在江面起风的时候,凌励不愿意待在最高层的舱里,那里的摇摆感觉要比下面厉害得多。

此时,他正看着恩师董其昌送给他的几篓子书发呆,手里捏着这个年代读书人的入门书——《论语》,脑子里却想着昨夜的风流。雨声淅沥的夜里,当他看到莲香那瘦弱的身体,特别是腋下显得嶙峋的肋骨时,发现自己的心在发紧;而当他的手“不小心”摸到小丫头股间湿热滑腻的亵裤时,又觉得分外满足。

“公子,请起身来让莲香比比看。”莲香不知何时来到他身边,拿着新买的布料,在站起的凌励身上比划着。她要给她的公子做几身新儒服,公子是有地位的人,怎么能老穿那两件衣服呐?

莲香白皙修长的手指在凌励身上移动,带来温柔、温馨的感受,也带来……他只好把目光转到舱外烟雨笼罩的江面上,免得在光天日化下又生邪念,在他人面前丢了“大师”的形象。

“好美。”看着雨幕下的江景,凌励不由得出声赞道。

莲香却以为他赞扬的对象是自己,不禁低下羞红的脸,却看见公子手里的拿的是本《论语》,惊讶道:“公子,您,怎生还看此书?”

作为官宦人家的丫头,莲香自然知道这书太“基础”,读书人启蒙不久后就能背诵。现在看到心目中的“大才子”还在看此书,怎么能够不疑惑?

凌励苦笑着耸耸肩膀,要他融入这个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论语》就是入门书。

“温故而知新嘛。”他引用书里的话掩饰着自己的“无知”,在莲香面前承认自己对古经学一无所知,那也太丢脸了一些!男人嘛,都要面子的。

莲香愣了一下,公子说得似乎有理,可是为何自己总觉得不对劲?对了,“温故而知新”也要看人的,比如让方以智公子去看《论语》而知新,估计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那么作为方公子尚且仰慕的“先生”,公子就更不能在《论语》上“温故知新”啊?!

反正莲香想不明白这其中关窍,只好度量好凌励的身形尺寸后,留下不解的目光,带着疑惑回自己舱房。

经过这么一扰,凌励也不再去胡思乱想昨夜的无边春色,开始专注于读书之中。可惜没过多久,他的雅兴再次被打断,这次是江面上传来的喊话声吸引了他。

“借问,船上可是部院董老大人?晚生如皋冒襄隔船叩拜老大人!”

什么人?看来是误会董其昌在船上了。

凌励放下书走到舷窗边,只见一条快船正从后面赶上来,一个青色的人影打着把红油纸伞站在船头。

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听头顶的上层舱房,传出方以智惊喜的喊声:“真是辟疆兄?!辟疆兄!桐城方以智在此有礼了,部院老大人不在船上,却有翰林院博士凌大人在此!”

话音未落,木制的楼梯就响起急促的“噔噔”声,方以智从第二层窜到第一层来,也不打伞就冲到船头。

“密之!?快快靠上去!”对面那人惊呼一声,马上招呼自己的船工靠上董家大船。这边方以智也自行作主,让董家船工配合行事。两船很快并行,互相抛了缆绳固定了绳桩,用宽大的跳板连通了两船。

凌励打把油纸伞站到方以智旁边,见对面过来一个中等身材,身穿青袍,大约十七、八岁的清秀书生。方以智动了动,小声在凌励耳边道:“这位就是如皋冒辟疆,十岁就能作诗,部院老大人为之作序并赞之‘点缀盛明一代诗文之景运!’,为再世王勃。”

其实凌励已经知道来人是谁。

他的历史知识再不济,也知道冒辟疆与名妓董小宛那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只是他不知道冒辟疆居然有如此名声,连董其昌都给予极高的评价!想想当日在华亭陈府,董其昌对自己的评价也不过如此呢!

这个时代,文人雅士还真他娘的多!

方以智和冒襄把臂见礼,异常亲热。凌励在一旁仔细打量,只见冒襄相貌堂堂,与方以智并立,恰如一双浊世佳公子,堪称一表人才呢!

“来,辟疆兄,以智为您介绍,翰林院五经博士凌励凌大人,此船所以在此,也因凌大人之缘故。部院老大人于松江陈府评凌大人为‘画坛大家,必成一代宗师,开山立派’;又于南京尚书府中曰‘凌励为西学达人,此番推广西学还需仰仗其才’。”

凌励忙主动拱手为揖道:“恩师也多次提及如皋冒辟疆,赞不绝口呢!”

方以智见冒襄的神色从些许的倨傲变成恭敬,微微的松了一口气。对这位朋友的脾性他很清楚,那就是恃才傲物、风流倜傥,寻常人等他绝对不予理会。所以他才连续引用董其昌对凌励的评价。

“凌大人,您称部院老大人为恩师?”冒襄惊奇地问道,甚至显得有些失礼的用炯炯目光直视凌励。

凌励从他眼中看到惊讶,也看到了嫉妒。想来这些才子们都很仰慕董老大人,要是他们知道自己和老大人私底下以忘年交相论,牙齿恐怕会就此着凉了。

“正是!”凌励侧身让客道:“冒公子,请进舱叙话。”

三人边谈边行,进得船舱,以凌励为主各自入座。

“辟疆兄,今科如何?以智由京返乡,竟然错过乡试哩!”方以智不无遗憾地说道,却见冒襄的脸色突然转暗,心想不妙,辟疆兄定然科场失意了。

冒襄看了看穿着八品官服的凌励,对着方以智“唉”了一声道:“仅中副榜第二,可谓惨不忍睹啊!”

凌励不由想到:冒襄风流才子,以文采出众名动江南,却因为“八股”科举而唉声叹气,不能不说那科举之制是天下读书人的坟墓呢!回头想想,自己考美术学院的时候不也一样,高考不就是翻版的八股科场嘛?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