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武侠修真>紫染冥魂> 楔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楔子(2 / 2)

驱赶着贵人们的士兵,还有正在靠近那名和尚的侍卫,听到鼓声后便都是猛然转身,疯狂的飞奔回自己的营地,这便是素质,便是职业。

人上马,刀出鞘;脚锁镫,弓上弦。

战鼓就是军令,军令便是杀人!

蛮军向来警觉,但是为了一个人而全军备战,这确实是头一遭。

军帐中的耶律鸿基大概是愤怒自己大儿子的轻率,猛然起身就想去制止。

但是,就在此时,他却听到旁边那年迈的老祭司惊骇的低声说道:“难道?是他!”

他?他是谁?不会真的是那九天之上的神仙吧。

再次看了一眼那远处的灰衣僧人,耶律鸿基还是不无骄傲的摇了摇头。

“可汗!您应该听过无序残塔吧。”

老祭司缓缓站起,眼神迷离。

听到老祭司略显忧虑的声音,耶律鸿基的眼睛猛然一亮,“就是浮华山天华寺的那个……”

老祭司沉沉的点了一下头,“正是!”

“难道、难道那个和尚就是……”

不知何时,这位屠城犹如饮水般随意的可汗,竟然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

老祭司点了点头,毫不掩饰内心恐惧的说:“左手佛陀,右手阎罗,滕子默!这世间也唯有此人才能配得上这震天的鼓声啊!”

“他不是很多年前就被关到那无序残塔之中了吗?”

“可汗有所不知,关他的人,正是他自己啊!他曾经在三日之内,诛杀江湖宗派十七门,当年我族的第一强者拓拔无敌,也是在那时被他一剑封喉,那年,他十六岁。”

耶律鸿基呼吸变得极为缓慢,甚至是全然忘记了呼吸,“此人杀伐决断,一点都不比我胡人铁骑来的拖沓呀!”

深闭双眼,老祭司下颌微微仰起,道:“确实,自那以后,他便遁入空门,将自己关在无序残塔的塔顶,立誓此生不出半步,这就是为何少主建议您在征战之时,要绕过浮华山的真正原因。”

“那他此时?”

耶律鸿基不受控制的指向了帐外,指向了百米之外,指向了那个形单影只的灰色僧袍。

“这……老拙就不得而知了。”

老祭司仍未睁开双眼,应该是在想象着可能要发生的一切,“但是,也许少主会知道一些,毕竟他与那人有过一面之缘。”

耶律鸿基却并未理会这些,反而是带着喘息的问道:“老祭司,那他背后的木匣之中存放的就是那柄传说中的……”

“九幽神兵,鬼刃……冥丸!”

“……”

帐外,依旧是鼓声隆隆,蛮族大军已经做好了冲杀的准备,只等待着那一声号令,这一路上摧枯拉朽的气势,此时竟依旧是毫无退去的迹象。

永安城的城墙上,零星的几个士兵默然的举起了双手,颤抖的看着城下如同野兽般的蛮族大军,他们大概在疑惑,皇帝陛下已经屈辱的答应了蛮族的条件,为什么这些蛮人还要把事情做绝呢?

直到此时,那个原本极为慌张的耶律雄才,将动作放缓了一些,弯刀入鞘,他沉默着,他没有发出任何命令,反而是孤身一人,缓缓的走向了那名如同雕像的年轻僧人,没有寒暄,也不需要寒暄。

“你不该来的,你不是发誓此生都不会走出乱序残塔半步吗?”

那僧人没有抬头,依旧是双目低垂,“我来找一个人。”

“哼!又是她!为了她,你曾经灭了十七个宗门,难道今天,你还要为了她与我三十万大军为敌不成?”

“施主说笑,贫僧不敢逆天道而行,只是请施主把她留下,我自会重回浮华山,继续坐我的牢。”

“哈哈!”

耶律雄才一阵苦笑,“滕子默,你已遁入空门,竟然还是为红尘之人所纠结,你参的是哪门的禅?你不觉得自己很可笑吗?”

“贫僧……法悔,请施主把她留下。”

“对不起,我办不到!”

耶律雄才轻声拒绝,“她虽是赵国公主,但是现在,她却是我胡人的战俘,我没有权利把她还给你,这有关我胡人的荣耀和尊严。”

“请施主把她留下。”

那僧人第三次说出了同样一句话,固执异常。

也许是因为有些不耐烦,也许是因为某种恐惧转化成了愤怒,耶律雄才紧绷的面容开始颤抖起来,他奋声的咆哮道:“滕子默!你不要欺人太甚!因为你,我大军未碰浮华山周围三百里的一草一木,因为你,我大军舍近求远、历尽千辛,你还想怎样?难道你真的要和我三十万铁骑一战吗?难道你真的认为你可以战胜吗?”

只见那僧人缓缓抬头,双眼一反常态的睁开,平静而清淡的说道:“施主说笑,施主的三十万铁骑投鞭可断流,贫僧又怎敢与之为敌呢?”

耶律雄才刚想暗自长出一口气,却听见那僧人说出了下半句话,“只是,贫僧留下一两个人的能力还是有的。”

留下一两个人?

耶律雄才自然知道,那所谓的一两个人指的是谁,“你敢威胁我?好,那我倒要看看那个当年杀人不眨眼的屠夫,而今……安在哉!”

说完,他便愤然离身而去,似乎毫不在意那僧人会此时偷袭,而那僧人却也真的没有阻拦,依旧是直挺挺的站着,目送耶律雄才回到自己的阵前。

片刻后,随着蛮族可汗和老祭祀司走出帐外,随着战鼓声的节奏猛然加快,蛮族铁骑挥舞着弯刀蜂蛹而出,箭矢如暴雨倾盆,杀声若九雷震天。

……

多年后,汉人中几乎没人知道当年那一战的场景了,只知道最后所有的达官贵人都没有被带走,当然,其中一些人是被蛮人当场砍了头颅,虽然身首异处,但尸骨总算留在了中原的土地上。

唯一可以捕捉到当年一些情形的记载,是在一位史官的《枕草子》之中,而且只有寥寥的十二字:

冥丸出,云野寂;千首落,绯红起。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