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现代国家的崛起> 第五十章 别开生面的“科举” 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章 别开生面的“科举” 二(1 / 1)

(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

虽然平斯克尔是个普鲁士人,但是对于中原文化在这五年也是狠下了一些功夫,对于一些常识性的东西还是有些了解的,但是他更为关注的是试题本身,这些试题虽然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但是从这里面所体现出来的却是全面考察一个考生的对于文字材料内涵的理解、对于事物间量化关系的处理、对各种复杂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对于文字材料和数字的分析推理和加工的能力,尤其是其中对于逻辑思维的要求更胜于其他一切的考查形式。每道题目细细想来都不是很难,但是要求你在短短一个时辰之内,把一百五十道题全部完成,还是很吃紧的。

就在平斯克尔埋头答题的时候,许鹏这个时候也是在抓耳挠腮,他完全没有想到所谓的文考是这个样子,这些题目看上去都是很简单,但却让他觉得棘手无比,因为是从来没有见过的题型,而且这些题目最是能考察一个人的整体思维的能力,好在平時许鹏就是一个坚毅,稳重,心细如发的性格,在经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也渐渐适应了考试,便也是埋头答题去了。

同样的变化在六百余个考生当中一样的发生着,只不过有些人实在是没办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黯然的里去了,更有甚者,直接把案而起,将手中的试题一扔,大呼:“有辱斯文!有辱斯文!”对于这样的考生,都兴阿一律是礼送出去。

就这样在经过了看成地狱模式的一个时辰之后,还剩下的五百余个考生浑浑噩噩的操场上出来了,接下来的就是王府的官员们将试题答卷收好,回去评卷不提。

许鹏寻到了平斯克尔,两个人也是领到了午饭,然后寻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讨论今天上午的这场文考。

许鹏问道:“平斯克尔,你说今天王府这场文考,为何出的是如此这般的考题啊?”

平斯克尔在华夏平日里本就寻不到谈心聊天的人,正好许鹏愿意和他交流,自然也是知无不言的说了起来,他说道:“我看这个考试不简单。别说这些考题是华夏从来没有见过的,就是在欧洲,我也是从来没有见过。”

“哦?”

“首先这些考题虽然都是些简单的题目,但是胜在量大,所以这就要求每个考生有一个最基本的选择能力,这也是考察一个军官如何在艰难的情况下如何做出决断的能力。其次,这些试题总的来说分为几个大类,有言语理解,有推理分析、有数理计算、有常识判断、还有资料分析,这些版块凑在一起,正好也是分别考察了一个考生不同的能力,这样就比单一从文字考察考生,更能够体现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我估计这也是两位王爷举办这样的考试的初衷。”

“没想到还是你这个洋人懂得王爷的心思,我许鹏服了!如果你不嫌弃,我倒是想跟在你后面,好好学学你们洋人的本事,就是不知道你愿不愿教啊?”

“只要你愿意,我自然乐意教啊,子曾经曰过‘有教无类’。”

许鹏被平斯克尔这么一句子曾经曰过给说愣了,旋即顿感幽默,也是哈哈大笑了起来。

他们在笑,有人在哭。奕詝现在就是欲哭无泪,因为六百分考卷已经评分出来了,只是怎么他也想不到,这六百份试卷,到头来能够达到及格线以上的不过区区百十余人,淘汰率达到了恐怖的80%,这个绝对出乎奕詝的预料,他已经把这份考卷的难度是一降再降了。

奕昕现在也是没有办法,毕竟这种考试自古以来第一次,而且还是考生都是自幼学习四书五经长大的,能够在这些榆木脑袋中挑选出这百十来个人,已经是很难得了。

文庆见也不是办法,就像奕詝建议道:“主席,要不咱们把标准降一降,之后还有一场考斯,这样淘汰下去,估计招不满人啊!”

奕詝摇了摇头,说道:“这只新军是我们党以后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一定要从严要求,而且新军与其他军队不一样,对于士官的要求很高,不能把标准降下来,如果这次招不满,咱们就多招几次,京城招不满,就去直隶招,直隶招不满,咱们就去两江、两广招,反正一句话,我们要的是真才实学,不是绣花枕头。”

就这样,在奕詝的强力坚持下,前一日还拥挤的操持,到了第三场考试的时候,瞬间变得空旷了许多。

平斯克尔和许鹏仍然还留在考场之中,但是他们二人现在却是紧张万分了,因为他们面前的第三场考试,第三场考试又是一张白纸,纸上跃然写着几段话。

“道光二十年来,英人侵我疆土,我朝军备驰废,竟不得挡,签下丧权辱国之《南京条约》,四五年间,累得法兰西、美利坚诸国趁势携坚船利炮强与我朝通商,数年来,我朝白银外流竟达亿万之巨,百业凋敝,民不聊生。

请评议其症结缘由,著策论一篇,题目自拟,角度自选,不限文体,不重经论,切以言之有物为要,字数3000字以上,5000字以下,限时两个时辰。”

居然不要写“八股文”!这下子倒是让平斯克尔有点蒙了,因为到了华夏也有些年头了,也有过想科举一把的念头,所以也请过一些落榜的秀才教授自己八股之道,只是后来清朝的官员对于自己想要报考科举,一律嗤之以鼻,才慢慢的淡下了这个念头,今日见是能考,本以为也是如科举考试一样,要写一篇八股文,没想到却是让自己写一篇体裁不限、角度自选的策论。这着实让他有点不适应了。

不适应的不只是他,许鹏也好,其他考生也好,都是一样。之前的考试也许是新颖,但是毕竟不用动笔写字,只需用脑思考即可,但是轮上写文章,毕竟是从小就以写八股为模板的,现在突然之间不写八股了,还真不知道怎么下笔。更何况还是写这样一个高大上的题目。心里都是七上八下的。

不过车到山前必有路,在场的举子们经过了一场心理适应之后,也是都慢慢的动了笔,虽然不能完全摆脱之前写八股的习惯,但是好歹考试也不要求体裁,所以一个个也都开始运笔如飞,加上角度自选,又不要求堆砌经典,所以都是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得一一写了出来,端的也是让在座的诸位长舒了胸中的块垒,一吐平日里不能吐的才气。

就这样第三场考试也算是考完了,中年人看到了时辰,也不管考生是不是已经写完,叫仆役们一张一张的把试卷收了起来,见没有誊写牌号,让他们补上牌号。收完试卷之后,中年人说道:“诸位,辛苦了!考完之后,可于王府门房处领二十两银子,作为这几日诸位的误工之费,王府将于明日在王府外张榜,届时诸位再过来看榜,看是否录取了。”

说完,也不理众人的态度,直接收好试卷,拍屁股走人了。

平斯克尔和许鹏也是到了门房领了银子,互留了住址,相约三日后看榜,各自散去不提。

而这天恭王府却是一片忙碌,由奕詝、奕昕亲自领衔,文庆、曾国藩、骆秉章、李鸿章、左宗棠、琦善等人组成豪华阅卷组开始了紧张忙碌的阅卷工作,好在试卷数量不多,只有一百来份,摊下来也就是十来份,一日也能看完。

整体看完,奕詝对于这一百来份试卷大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没有很多出彩的大才,但是大部分还是能够从一些实务出发,很是抓住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个牛鼻子,不过也不是没有缺点,很多人还是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仍然停留在贤君良臣的政治思想范围,不过也不能怪他们,谁叫现在仍然是皇帝当家呢,更何况自己还是顶着亲王的名号呢。

其中当然也不乏有一些亮点,比如这个平斯克尔居然能够从欧洲均势的角度出发,论述如何在利用欧美诸国的矛盾,在期间牟利。还有这个许鹏也是可以的,他主要是从军事角度出发,提出知己知彼,要建立一个完整的情报网络,尤其是对于欧美诸国的情报要尤其重视。

在新党的中央委员会一致讨论决定后,大家终于把这一百多个考生评了个一二三四出来,这次本来有近两百个实缺要招人,但是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这次只招录了50个。奕詝吩咐郑安德将这五十个人的名字用红纸誊写,明日贴在恭王府的门口。

第二日一大早,许鹏就来找平斯克尔一起看榜,平斯克尔本就按耐不住,见许鹏来寻,当然欣然前往。没过多时,两人来到王府门前,只见早早的就有了许多人围在王府门口,看样子也是在等着出榜的。

好在恭王府也没有让大家等很久,大约两刻钟的时间,王府的大门打开,出来几个仆役把大红的榜单给贴了出来。

大家这是也是一拥而上,平斯克尔和许鹏本就人高马大,加上两人联手,居然被他们挤到了里间,只见许鹏正在那里一条一条的看着榜单,榜单上写着:

郭嵩焘28岁湖南湘阴人体考评良文考92分能考评优上,总评第一名

马新贻26岁山东菏泽人体考评良文考90分能考评优,总评第二名

丁日昌23岁广东丰顺人体考评优文考85分能考评优,总评第三名

丁宝桢26岁贵州平远人体考评优文考81分能考评优下,总评第四名

王韬18岁江苏苏州人体考及格文考85分能考优下,总评第五名

……

平斯克尔28岁普鲁士国汉堡人体考评良文考71分能考评良上,总评第二十一名

……

许鹏28岁辽东抚远人体考评优文考62分能考评良,总评第三十七名

……

以上诸位已被录取为王府新式陆军军官预备役,请于即日到恭王府洗马刘坤一处报道。

平斯克尔到现在还是没有反应过来,他居然被录取了,而且还说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名次,许鹏也是一样,他本来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的,没想到居然也能够一朝上榜。两人都是一副猪哥的样子,面面相觑,旋即又是哈哈大笑,手舞足蹈,相携而去。

就这样道光二十六年的第一场改变,就在这样别开生面的科举中落幕了。

;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