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赝品帝国> 第二百九十五章 自立旗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九十五章 自立旗号(1 / 1)

 甭管在什么时代,欲成大事者基本上都会先找出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才。而在宋代对于这方面的需求那就更为迫切,没见那一群山贼土匪的凑在一堆都还要先整出个替天行道的幌子么?所以,鱼寒想要在来年与大金国撒开了膀子胡闹一场,当然也得现在就准备好起兵的理由才行,就目前情况而言似乎也就只有反抗异族侵略维护大宋正统才最为常见最容易得到天下人的接受。

一个非常传统但非常正规的理由,问题只是在于鱼寒等人先前就是大宋的朝廷命官,只是前些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被人给惦记上之后不愿引颈就戮才率领民众北上,跑到了大金国的地界上来为非作歹。所以即便是大宋朝廷愿意不计前嫌再次接纳,也一定会在考虑到这小混蛋之前恶劣行径的基础上加以制衡。而事实上这种事已经发生了,只不过是因为当初派来的使者不不太靠谱被几片廉价淘换来的龟甲兽骨给糊弄得无功而返罢了。

既想要打出大宋朝廷的幌子,却又不想让坐镇临安的那一票大人物遥控指挥。鱼寒有没有备下什么馊主意去应付,这还真就没人能猜得到,但朱熹和他那个得意编外女弟子上官倩妤这一次倒是不谋而合想出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法子。

就凭借当年洪适“不小心遗留”在牟平城内的那旨大宋朝廷诰命,这天下间就没人敢否认赵芷嫣是宋徽宗三十二子赵相幼女的事实,而鱼寒那个钦宗近侍后裔的身份更是早已被传得天下皆知。当这两种身份通过联姻的方式结合在了一起,大宋朝廷还能与牟平城内的金国乱民彻底断绝关系么?更重要的是,这样做还能在最大限度上避免有人在背后捣乱。

为啥?宋室南迁,高宗继位,可都是发生在金兵攻破开封城掳走了当时的大宋官家以及太上皇之后才发生的事情。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高宗这个皇帝的名分有那么点不太正当,根本就没有获得过传统意义上的承认,顶多也就只能算作是在得到了群臣拥护之下而进行的谋朝篡位行为,和他老祖宗太祖皇帝趁其主年幼谋夺后周江山的情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君临天下的手段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可问题就在于人家太祖皇帝当初好歹还收拾掉了几个特别好欺负的邻居,立下了大宋有史以来最大的功绩啊!而当今的太上皇、昔日的高宗皇帝在位数十载,除了对外卑躬屈膝割地赔款,对内构陷忠臣纵容卖主求荣之辈把持朝政之外,好像也没干出什么大事情来!

如今鱼寒若是打出替旧主尽忠、替岳丈报仇的旗号与金人做对,甭管是太上皇了,还是那个拥有太祖高贵血统被成为大宋名副其实中兴之主却同样得对大金国称臣纳贡还冒天下之大不韪正式承认安南立国的孝宗皇帝,怕是都不太好意思在背后捅刀子!否则人家在前面浴血奋战替你父兄讨回公道,你在躲在临安使绊子,这传了出去可实在有些不好听。就算大宋史官能够秉持传统下笔如刀把这些事迹都给砍掉,那不还有句老话叫做“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么?

或许也正是因为考虑到了这一切,上官倩妤和朱熹才会想出这么个虽难逃自私嫌疑,却也算得上是眼下最稳当的法子。而为了帮助自己的夫君彻底摆脱束缚成就一番大业,那位秀外慧中的未来才女甚至都做好了退位让贤的打算。如今只需要说服能够占尽便宜的鱼寒同意这桩婚事,如此完美的计划就可以得到顺利实施。但当人没有料到的是,那个小混蛋居然拒绝了这种名利与美人皆收的大好事,非常不愿意进行配合。

“元晦先生,您且说说看,我军若是打出了大宋官家的旗号,能让这北地民众箪食壶浆喜迎王师么?”没有引用什么大道理,因为在朱熹面前玩这一套就是纯属找抽的行为。鱼寒只是问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毕竟不管他们怎么说顶多也就是让大宋朝廷不在身后捅刀子,至于资助什么的想都别去想,而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支撑他们与金人做对的就只有北地民众。所以对他们来说,民心远比什么名义更为重要。

“这……”一个根本就不用回答的问题,要是真能出现那种理想中的情形,当年他们还需要从金国的中都城内撤军回来么?朱熹仿佛也意识到了那个计划当中的最大疏漏之处,想到了北方民众对于大宋朝廷的冷漠态度。“那依汝之见,又该当如何?”

“大义这种东西,没事说说就行了!有机会用用自是无妨,但若是没什么好处甚至反倒还可能给咱添乱,那就最好别提!”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打着各种各样为国为民的旗号成功改朝换代,鱼寒不是历史学者所以不太清楚,但他知道这些人到了最后基本上都会背离初衷做出一些对旧势力的妥协,然后再重复前人所犯下的错误。所以按照他自己的混蛋理论看来,再美好的谎言也只能是谎言。既然都是糊弄人,那干嘛非得要在头上套个紧箍咒呢?

而相比起主动留下隐患,让后人去口诛笔伐,一个更麻烦更现实的问题就是如今属于宋金之间的和平时期,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民众都不太愿意参与到战争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造反作乱,本就属于逆天而为,如果还要按照传统的方式去寻找起兵借口,很可能是闹个事倍功半的下场。

“不提大义?汝莫非是想……”朱熹闻言不禁容色大变,以他的智慧当然可以知道鱼寒想的是什么。但他毕竟是效忠了大宋朝廷那么多年,一直又是在宣扬着那套愚忠的理论,所以即便是在如今已对朝廷失望透顶的情况下依旧不敢兴起那种念头。况且那个想法虽然很诱人,其中的风险却也是无比巨大,因为那样一来他们就不仅仅是需要以三州之地而敌整个大金国还很可能与大宋彻底决裂。

成功,或许可以开创万载基业!但问题是就目前这点人力物力而言,想要走到那一步几乎是没有任何希望。失败,将是注定的结局,朱熹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在史书上遗臭万年,被列为各种反面教材忍受着天下之人的唾弃。拒绝并痛斥,仿佛是这个时候唯一能做出的正确选择,可让人感到诧异的是,这位迂腐的当世大儒却没有这么去做,反而是饶有兴趣地等着鱼寒把那句话给说出来。

“咱前些日子不是已经告诉了兄弟们是在为自己而战么?如今干嘛还要遮遮掩掩的?就干脆直接打出这个旗号,不为民不为国也不为那捞什子不把咱当自家人看待的大宋朝廷,咱就为了能过上好日子,能够挺直了胸膛不再遭受异族的蹂躏而起兵造反!”闹个事还需要找出各种冠冕堂皇的借口,那是仁人志士们才需要做的事,鱼寒作为一个混蛋显然是没那份闲心。在他看来,只要能够吃饱喝足之后在自家地盘上随意遛达,而不用担心某个犄角旮旯里会突然蹿出来个不开眼的蛮子朝着自己捅上一刀,这就足以成为他和大金国对着干的理由!

“具体呢?”很荒唐很自私也很无耻的理由,朱熹却还是没有表示出强烈的反对意见,依旧保持着表面上的风轻云淡。

“具体的?那不还得等幼安先生他们把手头上的事忙完了,咱再坐一起商议么?”鱼寒还没有养成独断专行的习惯,所以他也不会趁辛弃疾等人在执行新作训计划的时候就做出什么决定。在这个混蛋看来,糊弄人是可以的,但强迫别人去做不喜欢的事,那可就有些不地道了。“不过么,咱在这之前也还能够抽空做点铺垫啥的!”

“汝且说说看!”铺垫?九成九都是那种不太靠谱的坑人主张吧?不过说实话,朱熹在这方面还确实不太擅长,所以还真就愿意听听眼前这小混蛋到底有些什么另类的想法。

“俺听说这大宋官家总是喜欢给自己杜撰个离奇身世啥的,不知道元晦先生可否有所耳闻?”若是按照鱼寒的想法,自立旗号起兵造反,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避免在与强大的金军拼命时还得忍受来自大宋境内的口诛笔伐。而转移大宋君臣以及江南士绅们的注意力,先给他们找点头疼的事去做,这无疑是个暂时缓解矛盾的办法。至于将来若是阴谋暴露之后该如何应对么……只要能在金国境内彻底站稳脚跟顶住了来自完颜雍的巨大压力,还怕大宋官军能够跑来找自己的麻烦?

“确有此事!”虽然朱熹作为坚持“敬鬼神而远之”的当世大儒不太相信那些个荒诞的民间传说,可他必须承认鱼寒所说的就是事实。或许是因为长期备受异族欺凌确实有点丢脸的缘故,每一任大宋官家的出生经历都无比离奇,既有神佛转世而来也有星辰入王府投胎所至。

“那就麻烦元晦先生再花点功夫,针对这些个传说给来点特别的解释呗!俺相信,以先生之能,这种小事应该是手到擒来才对吧?”发动舆论攻势,先把大宋官家的名声给搞臭了,这就是鱼寒想出来转移大宋君臣视线的损招,至于可不可行么……

“确实不难,不过……”转变只在那一瞬间,只见得朱熹怒喝一声:“汝竟而敢为一己私利而陷天下苍生于水火,看朱某今日不替天行道,先灭了汝这孽障!”

“啊?”上当了?完全没有料到朱熹会说翻脸就翻脸,没能提前做出任何准备的鱼寒只能再一次抱头鼠蹿。“救命啊……”

返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