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宝石小说>历史军事>沉寂五千年> 第八章 第二回 初战大捷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章 第二回 初战大捷(2 / 2)

人在大怒时,阳气就会上逆,血随气升淤积于上,与其他部位不通,使人发生薄厥。伤及诸筋,驰纵不收,不能随意运动,经常半身出汗,可以变成半身不遂。出汗的时候,碰到湿邪阻挡容易发生小疮疖和痱子。经常**米肥肉,容易发生疔疮。劳动出汗时偶遇风寒之邪,郁积化热而成疮疖。

人的阳气,养神确使精神爽朗,又能养筋让诸筋柔韧。汗孔开合失常,汗气侵入,损伤阳气,筋失所养,身体俯曲不伸。寒气深陷脉中,气血不通而郁积,久而成疮瘘。从腧穴侵入的寒气内传,伤及五脏,损伤神志,出现恐惧和惊骇。由于寒气稽留,阳气不能顺利运行,阻逆肌肉之间,发生臃肿。汗出未止,风寒内侵,腧穴闭塞,就会发生凤疟。

风是引起各种疾病的原因,人体保持精神的安定和劳逸适度,肌肉就会密闭而有抗拒外邪的能力,就是有大风的侵袭,也安然无恙,这是遵循时序变化规律保持生气的结果。

病长时间不痊愈,邪滞留身体内,会进一步演化;到了上下不通,阴阳阻隔,即使有好医生,也无能为力了。所以,阳气不通,阳气蓄积也会致死。对于这种患者,因采取通泻的方法,如不正确诊治,被粗疏的医生误导,就会误诊死亡。人的阳气,白天主司体表:早晨时候,阳气活跃,趋向于外;中午时分,阳气最旺;太阳西下,阳气减少,汗孔开始闭合。到了晚上,阳气收敛拒守于内,不要扰动筋骨,不要接近雾露。如果违背阳气的活动规律,身体被邪气干扰则困乏衰薄。

岐伯说:阴是藏精于内扶持阳气的,阳是护卫于外使体表固密的。如果阴不胜阳,阳气旺盛,血脉流动急促,再受热邪,阳气更盛就发狂症。如果阴盛于阳,阴气旺盛,五脏之气不调,九窍不通。圣人能使阴阳平衡,达到经脉调和,骨髓坚固,血气畅通。这样,内外调和,邪气不侵,耳聪目明。

风邪侵犯身体,伤及阳气,侵入内脏,**日渐消亡,这是邪气伤肝导致的。如果吃饭过饱,会发生经脉驰纵、肠澼及疥疮等病症。如果喝酒过量,会造成气机上逆。过度用力,损伤腰肾。

阳气致密,阴气就可以固守于内。阴阳二者不协调,就像一年中,有春没有秋,有冬没有夏一样。所以,阴阳的配合,相互为用,是保持正常生理状态的最高标准。阳气旺盛,不能固密,阴气就会绝。阴气和平,阳气固密,人的精神才会正常。阴阳分离,人的精气随之断绝。

雾露风寒之邪的侵犯,就会发生寒热。春天伤于风邪,会发生急剧的泄泻。夏天伤于暑邪,到秋天会发生疟疾。秋天伤于湿邪,邪气上逆,发生咳嗽,可转变为痿厥病。冬天伤于寒气,到来年春天,就会爆发瘟病。四时的邪气,交替伤害五脏。

**的产生,来源于饮食无味。储藏**的五脏,因五味而受伤。过食酸味,肝气亢盛,导致脾气衰竭。过食咸味,骨骼损伤,肌肉短缩,心气抑郁。过食甜味,心气满闷,气逆发喘,脸色发黑,肾气失衡。过食苦味,脾气暴躁,胃气滞涨。过食辛味,筋脉败坏,发生驰纵,精神受损。仔细地调和五味,可使骨骼强健,气血通畅,筋脉柔和,骨气精强有力。重视养生,并正确实行,就会保持天赋的生命力。

姬轩辕问道:自然界有八风,人的经脉病变有五风,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答道:自然界的八风,是外部的邪气,它侵犯经脉,导致经脉的风病,还会由经脉而侵害五脏,发生病变。四季有相克的关系,春生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冬胜春,这就是四时相胜。

东风生于春,病发生在肝,经气输往脖子。南风生于夏,病发生在心,心经输往胸胁。西风生于秋,病主要在肺,肺经输往肩背。北风生于冬,病主要在肾,肾经输往腰股。长夏和中央的方位属于土,病发生在脾,脾经输往脊。春季邪气伤人,病在头部。夏季邪气伤人,病在心。秋季邪气伤人,病在肩背。冬季邪气伤人,病在四肢。春天多发生鼻牛。夏天多发生胸胁病。长夏多发生冬泄。秋天多发生痹厥。精,是人的根本。所以**内藏而不妄泄,春天就不会发生温热病。夏季阳盛,不排汗散热,到秋天就会生成风虐。

阴阳之中,还各有阴阳。白昼属阳,平旦到中午,为阳中之阳。中午到黄昏,则属阳中之阴。黑夜属阴,合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黑夜属阴,和夜到鸡鸣,为阴中之阴。鸡鸣到平旦,则属阴中之阳。人的情况与此相应,外部属阳,内部属阴。身体部位来分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就脏腑来分,则脏属阴,腑属阳,肝、心、脾肺、肾五脏都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都属阳。了解阴阳之中有阴阳,分析四时疾病在阴在阳,作为治疗的依据。冬病在阴,夏病在阳,春病在阴,秋病在阳。所以说,人与自然界的阴阳是相应的。

国君与岐伯,一问一答,气氛热烈。史官在一旁急速地记着,生怕漏掉每一个字。

这时,侍卫来报,大臣曹胡求见。

“让他进来吧”国君说。

“参见陛下。”曹胡双膝跪倒,前额叩地,双手扶地,行跪拜之礼。这是岐伯新近发明的参见国君的礼仪。

“免礼。曹胡有什么事吗?"国君问。

曹胡起身,从怀里掏出一件东西。

“陛下您看,这是一件衣服,跟我们穿的长袍不同。两个袖子,一个领子,短及腰身,也是斜襟,最大的好处,方便劳动,我叫他上衣。”曹胡得意地介绍他的发明。

姬轩辕知道,最近他倡导百姓改穿丝织长袍,但是百姓响应者寥寥,大部分人依旧穿着兽皮背心,围着兽皮裙子。主要是穿长袍,百姓种地砍柴不方便。上衣短小精干,方便干活劳动,是一个不错的发明。只是这是一个顾头不顾脚的发明。正想着,侍卫来报,大臣伯余、於则求见。

“让他们觐见吧。”国君说。

“参见陛下。”两人行跪拜之礼。

“免礼。”国君说。

伯余掏出一件类似我们今天裤子的东西。

“陛下,我发明了一件叫下衣的东西,他有两条腿,还能包住屁股,刚刚到人的腰部。即能遮羞又能保暖,最重要的是方便人们出行和劳动。”伯余侃侃而谈。

国君兴奋地跳了起来。

“陛下,快看看我的发明。”余则抢着说。他的手里拎了一双东西。

“这叫鞋子。鞋底是按照脚底的形状,用一层兽皮一层丝帛,一层兽皮一层丝帛,叠加一起,用骨针和麻丝密密麻麻缝在一起。鞋面按照脚的形状,两片拼在一起。最后与鞋底缝在一起。缝制这双鞋子用了整整三个月的时间。这双鞋子舒适柔软,非常漂亮。”

“非常好!你们都了不起!每人赏粮食五车。”姬轩辕说。

从此,百姓不再穿兽皮树皮。接着,黄雍父发明了春,又有人制作了釜甑可以让百姓蒸饭烹粥。国君派了一批工匠,由国家出钱,给百姓盖房。把他们从阴冷的地穴或山洞里解放出来。当时的百姓,可以“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一派太平景象。

这些天,在总规划师岐伯的主持下,姬轩辕的王宫建设突飞猛进。整个王宫坐北朝南。在王宫的东南方建起了太庙,供国君祭祀祖先。在王宫的西南部盖起了社稷坛,祭祀土地神和粮食神。在已盖好的正殿后面,盖起了寝宫,供国君及王后居住。正殿两侧盖了东西俩溜偏殿。整个建筑以南北中轴线为基准,东西对称。中轴线建筑巍峨壮观,俩侧建筑精巧紧凑。一些建筑还在完善之中。

我正在各个宫殿溜达,忽见曹胡急冲冲去见国君,我好奇的飘了过去。

“参见陛下。”曹胡行礼说。

“免礼。”国君说。

“陛下,今早拂晓时分,土拔氏族的马队偷袭了都城的近郊——新风村。杀死了一百多人,掳走了二百多女子。抢走了不少粮食。”曹胡报告说。

“土拔匹夫,竟敢杀我百姓,掳走女人,欺我有熊无人,可气可恨。”国君恨恨地说。

随后,国君召集大臣们商议,决定讨伐土拔氏族。以右将军祁石为先锋,带领五千骑兵先行出发。以左将军任山为统帅,以岐伯为参军,带领三万人马随后跟进。国君意欲亲征,被大臣们劝阻了。杀鸡焉用斩牛刀!

大军浩浩荡荡出发了。

右将军祁石立功心切,带着五千骑兵旋风般直取土拔氏族的老巢——土拔山寨。

九月的大地,辽阔而悠远,红红的高粱穗子沉甸甸地低着头,密密麻麻连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一阵疾风过去,红浪滚滚,一浪接着一浪,一直向着天边舒展而去。

这时,一彪人马像一股褐色的洪水,划开了红色的海洋,射向天边。这是右将军祁石的五千铁骑,正奔向土拔山寨。

突然,一声呐喊,从高粱地里钻出了成千上万的人马,将祁石的队伍团团围住,那是土拔氏族的伏兵。祁石带着人马左冲右突,也没能跳出包围圈,眼看着自己的人马死伤不少,祁石杀红了眼,索性不跑了,跟这些蛮牛血拼到底!

“杀啊-------祁将军,我来了!”一个穿白袍,骑白马的小将挥舞着双斧,像切西瓜一样,一斧一个,冲了进来,身后跟着的骑兵,和他一样勇猛无比。

原来右将军祁石走后,岐伯害怕他会轻敌冒进,建议任山派出一支援军,随时策应右将军。任山让羲和率领五千精兵,暗暗尾随其后,才有了眼前这一幕。

祁石大喜。两人和兵一处,杀出了重围。

回到营寨,左将军任山喝令刀斧手,绑了祁石,准备军法从事。众将跪地求情。

岐伯说;“临阵斩将,恐伤士气。可以让他戴罪立功,以敬效尤。”

任山说:“看在国师和众将军为你求情的面上,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哪,给我责罚五十军棍。”

这边左将军被打了五十军棍。哪厢土拔氏族正在狂欢,酒山肉海,好不热闹。

近十年,土拔氏族励精图治,扩张迅猛,不断有部落从西部高原迁来。他们四处出击,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二十多个村子,以土拔山寨为都城,成立了大汗国。现在的国王叫**,精明强干,野心勃勃。他看到炎帝表面强大,实则内部四分五裂,徒有虚名。真真潜在的对手是他的高邻————姬轩辕,正在崛起的有熊国,日新月异,前途无量。

中原涿鹿,胜者为王,江山一统,还看今朝。

**身材魁梧,高颧骨,鹰钩鼻,一双犀利的鹰眼,盯着你,让你不寒而栗。**已经35岁,不近酒色,誓言征服天下,再封妻荫子。

他思量,今天我方小胜,不足挂齿。敌方有叁万伍仟人,我方兵力接近五万,占绝对优势。明日,留一万人守城,我率领其余人马出城迎战。我们的骑兵,骁勇善战,步兵,如狼似虎。胜算应该很大。想到这,他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

“参见陛下。”细作报告说,敌军已在离都城五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再探。”**命令到。他让守城将军布置了明暗哨,并加强了城墙的巡防,以防敌军偷城。

第二天,太阳刚刚跳出地平线,双方摆开了一字长蛇阵。大战在即,空气仿佛凝固了。

一声令下,万马奔腾。喊杀声,马鸣声,响彻云霄。整个原野沸腾了!

渐渐地有熊国的人马有点抵挡不住了,敌人的骑兵刀法娴熟,骑术高超。马背上的民族吗。

这时,一阵喊杀声从背后卷来,原来是岐伯派出的一支援军赶到了。这是一百辆战车,每车三个人,中间一个驾车的士兵,两边各有一个持钺的士兵,负责杀敌。车马奔腾,敌人血流如河。

敌军终于败退了,残兵败将逃回城里。

原野上,战旗狼藉,尸横遍野,伤兵的哀嚎声,凄凉而惊心。此役大汗国死伤二万多人,被俘一千五百多人,有熊国死伤四千多人。

此后半个月,土拔兵依托高大的城墙,坚守不出。

中军帐里,任山与大家商议,土拔兵固守不战,我们怎么办?

岐伯说:“土拔人依靠坚固的城墙,据险固守,他们想把大军拖死,耗死,我们只能速战速决。打持久战,会耗尽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对我军十分不利。大家开动脑筋,集思广议,一定会想出破城的好办法”

大帐里陷入一片寂静。

也不知捱了多久,一个小将军站起来说:“我有一计,不知可行不?”

大家抬头一看,是副将羲和。

“慢,你先跟我说说,看看咱爷俩是不是想到一块了。”岐伯一边说一边拉着羲和的手,俩人来到帐外,羲和说一句,岐伯接一句,两人不谋而合,击掌大笑。

当晚,一场大战在夜幕的掩护下,悄悄地展开。

;

返回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Copyright 2021宝石小说All Rights Reserved